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哲学史(中文版)/[美]弗兰克.梯利

西方哲学史(中文版)/[美]弗兰克.梯利

  • 字数: 6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 (美)弗兰克?梯利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5581399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4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译文优秀:本书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贾辰阳和解本远二位专家联袂翻译打造,历时多年,殚精竭虑,译文考究,再三锤炼,摒弃旧式哲学类书晦涩艰深超过原文的通病,通俗,易懂,精准,同类书籍,无出其右。
内容简介
哲学并没有定义,并没有人能解答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是解答难题中的难题的学问,哲学所面对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答案,甚至可能永远也找不出答案。它是一门学问,是价值观,是思想,是方法,是对基本原则进行的理性重建,是惊奇的人对真理的不断寻求一这些人可能来自各个行当,可能是诗人、作家,比如卢梭、拜伦;可能是冲锋陷阵的军事家,比如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也可能只是一名授业解惑的教师,比如本书作者弗兰克?梯利。他们在学术上也许接近不是哲学家,但是他们却如此深远地影响了哲学思潮的气质,以致于如果忽略了他们,我们就很难真正理解哲学的发展。哲学,就是这样一门学问,带着仰望天空的人类求知的本性,逐步前行,逐渐令万物脱去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是一部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其雏形为弗兰克?梯利教授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
作者简介
弗兰克?梯利(Frank Thilly,1865―1934),美国有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曾先后在密苏里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教授哲学和心理学,并于1915年至1921年间担任康奈尔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西方哲学史》《伦理学导论》等。
目录
第一编 希腊哲学
第一篇 自然哲学
第一章 早期希腊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希腊哲学史
第二节 环境
第三节 政治
第四节 文学
第五节 希腊哲学的宗教起源
第六节 希腊哲学概论
第二章 前智者派的哲学发展
第三章 实体问题
第一节 泰勒斯
第二节 阿那克西曼德
第三节 阿那克西米尼
第四节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
第四章 变化问题
第一节 永恒与变化
第二节 赫拉克利特
第三节 埃利亚学派
第五 章质的理论
第一节 变化之谜的解决
第二节 恩培多克勒
第三节 阿那克萨戈拉
第六章 量的理论
第一节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第二节 形而上学和宇宙论
第三节 心理学和认识论
第四节 神学和伦理学
第二篇 知识和行为问题
第七章 智者时期
第一节 思想的进步
第二节 希腊的启蒙时期
第三节 智者派
第八章 苏格拉底和苏格拉底学派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问题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方法
第三节 苏格拉底的伦理学
第四节 苏格拉底学派
第三篇 重建时期
第九章 柏拉图
第一节 柏拉图和他的问题
第二节 辩证法或者认识论
第三节 科学的等级
第四节 理念学说
第五节 自然哲学
第六节 宇宙论
第七节 心理学
第八节 灵魂不朽说
第九节 伦理学
第十节 政治学
第十一节 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第十二节 柏拉图学派
第十章 亚里士多德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问题
第二节 哲学和科学
第三节 逻辑学
第四节 形而上学
第五节 四因
第六节 目的论
第七节 物理学
第八节 生物学
第九节 心理学
第十节 伦理学
第十一节 政治学
第十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天才和影响
第十三节 后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四篇 伦理运动
第五篇 宗教运动
第二编 中世纪哲学
第六篇 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
第七篇 经院哲学的形成期
第八篇 经院哲学的成熟期:13世纪
第九篇 经院哲学的衰落期:13世纪之后
第三编 近代哲学
第十篇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十一篇 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
第十二篇 欧洲大陆的唯理论
第十三篇 英国经验主义的发展
第十四篇 德国理性主义的发展
第十五篇 启蒙运动哲学
第十六篇 伊曼努尔?康德的批判哲学
第十七篇 德国唯心主义
第十八篇 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
第十九篇 法国和英国的哲学
第二十篇 反对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
索引
摘要
    在赫西俄德的著作中,批评和悲观的气氛更加浓厚;他的《工作与时日》是一本道德手册,这本书严厉批评了时代的弊端,提供了道德准则和生活中的实用守则,赞扬了朴素的美德,并悲叹过去的美好时光。公元前7世纪的诗人(阿乐凯奥斯、西蒙尼特斯、阿尔基洛科斯)以伤感和讽刺的笔调谴责僭主制的出现并悲叹人类的弱点,但是力劝他们要勇敢承受命运,让诸神来决定结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