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森林报:秋

森林报:秋

  • 字数: 7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苏联)维?比安基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538073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森林报》是一幅欣赏大自然四季更替的瑰丽画卷。阅读本书,可以让读者开始一段浪漫清新的精神旅行,领悟生命轮回的意义。作者用轻快的笔调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蕴含着诗情画意和童心童趣。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和植物,在作者的笔下,都被赋予了感情和智慧,如博爱的兔子、暴躁的母熊、狡黠的狐狸、凶残的猞猁……大自然中的种种生灵跃然纸上,仔细品读,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我们重新认识和反省自己。小朋友们阅读这套丛书,不仅可以从森林里的八卦中得到欢笑,更能增长见闻,丰富知识,对于语文、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学习大有裨益。森林里的乐趣无穷多,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一年四季中演绎着别样的人间烟火。细细读来,这些小动物们更是平易近人,似乎就是成天打闹的隔壁邻居一般,亲切可爱。
内容简介
维?比安基著沈念驹、姚锦?译的《森林报(秋)》是苏联有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作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以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为序,有层次、有类别地将森林里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这部书教会孩子们应该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分析、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森林报(秋)》处处蕴含着诗情画意,洋溢着童心童趣,是一部让孩子重返大自然、培养科学兴趣、增强环保生态意识的不错课外读物。
作者简介
维?比安基(1894-1959),苏联有名儿童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家,有“发现森林第一人”“森林哑语的翻译者”的美誉。他的父亲是一位生物学家,家里养着许多飞禽走兽。受父亲及这些终日为伴的动物朋友的影响,比安基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动植物,并学会了记录大自然发生的趣事。比安基的代表作有《森林报》《少年哥伦布》《小鹊鸭和它的三个世界》《小老鼠皮克历险记》《最后一枪》等。
目录
NO.7候鸟辞乡月(秋一月)
一年――分12个月谱写的太阳诗章
林间纪事
都市新闻
林木种间大战
农庄纪事
基特讲述的故事
狩猎纪事
天南地北
射靶:竞赛七
公告:“火眼金睛”称号竞赛
哥伦布俱乐部:第七个月
NO.8仓满粮足月(秋二月)
一年――分12个月谱写的太阳诗章
林间纪事
农庄纪事
都市新闻
狩猎纪事
射靶:竞赛八
公告:“火眼金睛”称号竞赛
哥伦布俱乐部:第八个月
NO.9冬季客至月(秋三月)
一年――分12个月谱写的太阳诗章
林间纪事
农庄纪事
都市新闻
狩猎纪事
射靶:竞赛九
公告:“火眼金睛”称号竞赛
哥伦布俱乐部:第九个月
射靶答案
“火眼金睛”称号竞赛答案
基特讲述的故事答案
摘要
    告别的歌声
     白桦树上的树叶已明显地稀疏起来。早已被窝主抛弃的椋鸟窝孤独地在光秃秃的枝干上摇晃着。怎么回事――突然有两只椋鸟飞了过来。雌鸟溜进了窝里,在窝里煞有介事地忙活着。雄鸟停在一根树枝上,四下里东张西望,接着唱起了歌。不过它轻轻地唱着,似乎是在自娱自乐。
     终于它唱完了。雌鸟飞出了窝,它得赶紧回到自己的群体中去。雄鸟也跟着它飞走了。该离开了,该离开了,明天,它们将踏上万里征途。
     它们是来和夏天在此养育儿女的小屋告别的。
     它们不会忘记这间小屋,到来年春天还会回来住的。摘自少年自然界研究者的日记
     晶莹清澈的早晨
     9月15日。一个晴朗和煦的秋日。和往常一样,我一大早就跑进了花园。我出门一看,天空高远深邃,清澈明净,空气中略带寒意,在树木、灌木丛和草丛之间挂满了亮晶晶的蜘蛛网。这些由极细的蛛丝织成的网上缀满了细碎的玻璃状露珠。每一张网的中央蹲着一只蜘蛛。
     有一只蜘蛛把自己银光闪闪的网张在了两棵小云杉树的枝叶之间。由于网上缀满了冰凉的露珠,它看上去仿佛是由水晶织成的,似乎你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叮叮当当响起来。那只蜘蛛自己则蜷缩成一个小球,屏息凝神,纹丝不动。还没有苍蝇在这里飞来飞去,所以它正在睡觉。或许它真的僵住了,快冻死了?我用小拇指小心翼翼地碰了它一下。蜘蛛毫无反应,仿佛一颗没有生命的小石子,掉落到地上。但是在地面上,草丛下,我看到它立刻跳起来站住了,跑着躲了起来。善于伪装的小东西!
     令人感兴趣的是:它会不会回到自己的网上去?它还会找到这张网吗?或许它会着手重新织一张网?要知道多少劳动白费了,它又得前前后后来回奔跑,把接头儿固定住,再织出一个个的圈。这里面有多少技巧!
     一颗露珠在细细的草叶尖儿上瑟瑟颤动,犹如长长睫毛上的一滴眼泪,折射出一个个闪亮的光点。一种愉悦之情也在这光点中油然而生。
     最后的洋甘菊花在路边依然低垂着由花瓣组成的白色衣裙,正在等待太阳出来给它们取暖。
     在微带寒意、清洁明净又似乎松脆易碎的空气里,万物是那么赏心悦目,盛装浓抹,充满节日气氛:无论是多彩的树叶,还是由于露珠和蛛网而银光闪闪的草丛,还有那蓝蓝的溪流,那样的蓝色在夏季是永远看不到的。
     我能发现的最难看的东西,是湿漉漉地粘在一起、一半已经破残的蒲公英花,还有毛茸茸、灰不溜丢的夜蛾子,它的小脑袋有点像鸟喙,茸毛剥落得光溜溜的,都能见到肉了。而在夏天蒲公英花是多么丰满,头上张着数以千计的小降落伞。夜蛾也是毛茸茸的,小脑袋既平整又干燥!
     我怜悯它们,让夜蛾停在蒲公英花上,久久地把它们捧在掌心里,凑到已经升起在森林上空的太阳下。于是它们俩――冷冰冰、湿漉漉、奄奄一息的花朵和蛾子,稍稍恢复了一点生气:蒲公英头上粘在一起的灰色小伞晒干后变白、变轻,挺了起来;夜蛾的翅膀从内部燃起了生命之火,变得毛茸茸的,呈现出了青烟色。可怜、难看而残疾的小东西也变好看了。
     森林附近的某个地方,一只黑琴鸡开始压低了声音喃喃自语起来。
     我向一丛灌木走去,想从树丛后面悄悄靠近它,看看它在秋季是怎么悄悄地自言自语和啾啾啼叫的,因为我想起了春季里它们的表演。
     我刚走到灌木丛前,这个黑不溜秋的家伙马上就“呋尔”一声飞走了,几乎是从我脚底下飞出来的,而且声音大得很,我甚至打了个战。
     原来它就停在这儿,我的身边。而我却觉得那声音很远。
     这时远方号角般的鹤唳声传到了我的耳边:人字形的鹤阵正从森林上空飞过。它们正远离我们而去……
     泅水远行
     草甸上濒死的野草低低地垂着头。
     有名的竞走健将――长脚秧鸡已经踏上遥远的旅程。
     在万里海途上出现了潜鸭和潜鸟。它们潜入水下捕食鱼类,很少振翅飞翔,而是一路游啊游,游过一个个湖泊和水湾。
     它们甚至不需要像鸭子那样为了使自己的身体一下子沉入水下,先飞离水面,提升一点高度。它们的身体结构使它们只要把头一低,用力划动带蹼的脚掌,就能潜入水下深处了。
     在水下,潜鸟和潜鸭觉得自己就像在家里一样。在那里任何一只猛禽都伤害不到它们。它们游泳的速度甚至能赶上鱼类。
     但说到飞行,它们要远远落后于疾飞的猛禽。它们干吗要让自己冒险去飞行呢?只要可以,它们就泅水走完自己的漫漫旅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