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字数: 18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晓云,李秋梅,王嫚 著;李晓云,李秋梅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712952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术成果丛书”之一,也是作者对青海高校依托省情教育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探索的成果之一。主要分为“青海省情及省情教育概说”“青海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省情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基本规律”“省情教育内容体系的选择”“新媒体环境下省情教育传播方式的探索”“青海高校开展省情教育的实践探索”等六章。
目录
绪论
第一章青海省情及省情教育概说
第一节青海省情概说
一、青海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三、青海的历史沿革
四、青海文化
第二节省情教育内涵解读
一、省情教育的内涵
二、青海省情教育內容的选择
第三节青海高校开展省情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一、省情教育是国情教育的实践支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省情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三、省情教育是激发大学生热爱家乡之情的有效途径
四、省情教育是营造美好和谐社会环境和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教育资源
五、省情教育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六、省情教育有助于丰富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七、省情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第二章青海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第一节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状况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不断提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断丰富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断加强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不断多样化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节青海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一、民族意识问题
二、宗教信仰问题
三、学习基础差异性问题
四、生活习惯与人际交往问题
第三节青海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青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概况
二、青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青海高校开展省情教育的调查分析
一、青海省开展省情教育的情况
二、大学生对青海省情认知情况的分析
第三章省情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基本规律
第一节省情教育的目标设置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二节省情教育的原则
一、价值反思原则
二、真实情境原则
三、体认文化原则
四、建构主义原则
第三节省情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省情教育内容体系的选择
第一节内容体系选择的内在要求
一、价值标准
二、基本原则
三、內容要求
第二节显性内容体系构建
一、总体设计
二、单元结构
三、主题范式
第三节隐性内容体系构建
一、多元、平等、个性张扬的理念必须引入课程
二、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素质与能力并不断深化和增强“多元一体”意识
三、培养无偏见地、自然地和不同文化、风俗习惯的人交流、沟通以及共同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四、加强文化整合,增加课程內容的丰富性
五、充分尊重学生的民族特征与认知风格
六、为大学生提供感知和应用的模式
七、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自主发展
第五章新媒体环境下省情教育传播方式的探索
第一节省情教育传播的新媒体语境
一、新媒体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对省情教育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省情教育新媒体传播路径的价值分析
一、新媒体传播日益成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省情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式之
二、新媒体传播为优化省情教育环境提供了契机
三、新媒体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了省情教育的形式
四、新媒体传播可以实现省情教育主客体之间的高度互动
第三节省情教育传播中的新媒体传播载体
一、手机媒体
二、数字移动电视
三、互联网
四、博客、微博、微信
第四节新媒体环境下省情教育的传播方式
一、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化传统媒体,推动省情教育的有效传播
二、综合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增强省情知识的传播效果
二、明确省情教育內容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省情教育实效
四、通过省情教育进一步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子
附录团队教师发表的相关论文选
关于通过省情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以青海省为例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