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独自走上我的赤道"

  • 字数: 23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董迎春 著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107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目前,对海子“小诗”,即他的“抒情诗”的研究可以说是种显学,但学界很少关注他的长诗(“大诗”)写作。基于此,董迎春著的《独自走上我的赤道(海子大诗谫论)》对海子的十部长诗展开论述,结合了海子小诗及相关评论文字,建构了海子“大诗”诗学思想形成的精神轨迹,以期时代能够重新认识海子的诗学和文化价值。本书不仅解读了作为诗人的海子,同时,也解读了海子长诗所蕴含的思想以及对当代理论建构的话语影响,让读者领略海子大诗所追求的诗、哲学、神性合一的心灵价值与生命意蕴。
作者简介
董迎春,江苏扬州人,四川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反讽时代的孤寂诗写》(2012);《走向反讽叙事》(2013);《20世纪90年代诗歌身体书写的符号学研究》(2015)。主要译著:《帕斯卡尔·葩蒂诗选》(2010)。主要诗歌创作:《水书》(2008);《漫游者之歌》(2011);《象征与超验》(2013)。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海子:文学符号/“大诗”谱系
第二节 海子诗歌影响
第三节 “大诗”:未完成的志业
上篇 (1984―1985)
第一章 《河流》:“大诗”的端倪
第一节 河流:“个人塑像”的诗意绵延
第二节 河流:流向精神的大河
第三节 早期“大诗”对晚期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 《传说》:从传统走向现代
第一节 《传说》的结构
第二节 《传说》的精神意蕴
第三节 《传说》的审美话语与文化价值
第三章 《但是水、水》:在东、西方文化问挣扎
第一节 《但是水、水》的体例、主旨
第二节 《但是水、水》的“东方”情结
第三节 《但是水、水》的“西方”悖论
下篇(1986―1988)
第四章 《太阳·断头篇》:身体在场与大诗话语
第一节 献祭身体的现代之维
第二节 混沌、哲理的“大诗”情怀
第三节 形而上学的“黑夜”:“与危机共存”
第五章 《太阳·土地篇》:从母体孕育黑暗
第一节 土地:秩序的生长
第二节 大诗:走出“土地”
第三节 土地:异质的大地
第六章 《太阳·大扎撒》:未完成与大抒情
第一节 以诗解诗
第二节 黑暗的形而上学
第三节 语言的进行时
第七章 《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从幻象至错乱
第一节 撕裂的超验
第二节 幻象之墙
第三节 醒来的黑夜
第八章 《太阳·弑》:诗剧舞台的自我祭祀
第一节 诗剧:仪式舞台
第二节 乱与疯
第三节 弑:祭祀与神性
第九章 《太阳·诗剧》:未完成的灵魂搏击
第一节 “灰烬”诗学
第二节 “黑暗”的灵光
第三节 终极之问:我是“谁”
第十章 《太阳·弥赛亚》:巨石铺成的天空
第一节 大诗:断裂的诗意
第二节 太阳:“大诗”内核
第三节 天空:“中间的空虚”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