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融约束的居民消费抑制和经济动态效率研究

金融约束的居民消费抑制和经济动态效率研究

  • 字数: 1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飞鸣 著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325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金融约束(Financial Restmint)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它通过利率管制、金融机构准入和资产替代等政策来诱使金融部门去进行一些在市场中提供不足却有益的金融活动。金融约束论是金融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因金融制度尚未完善,金融市场尚不发达,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而需要一种政府干预的特殊的过渡性制度安排,金融体系借此制度安排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近30年来,中国金融改革走的是金融约束的发展道路。政府通过金融约束政策为金融部门和获得融资的生产部门创造租金转移的机会,会制约居民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的提高,导致消费抑制。根据作者提出的研判经济动态效率的“消费者净支出准则”,居民消费抑制会造成经济运行动态无效。
黄飞鸣著的《金融约束的居民消费抑制和经济动态效率研究》针对中国的金融约束政策所造成的消费抑制问题进行研究,以中国金融约束政策为着眼点,围绕其本质特征分析其在我国的各种表现,重点考察金融约束与居民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考察金融约束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抑制机制与阈值效应,主要通过引入哑变量、隶属函数来量化金融约束政策,并编制金融约束动态指数以度量中国的金融约束程度,还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约束政策造成的消费抑制效应、阈值效应等。其贡献在于:一是在金融约束的内涵上增加了资本市场和开放条件等内容,进一步发展了金融约束理论;二是探讨了金融约束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阈值效应,丰富了消费理论的内涵;三是提出了一种评判经济运行动态有效与否的新方法――“消费者净支出准则”,并以此准则检验、判定了中国经济增长处于动态无效的状态。
作者简介
黄飞鸣,河南永城人,厦门大学金融学博士毕业,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货币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近年来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靠前金融研究》《财经研究》《当代财经》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金融亲周期性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研究》《中国银行业网络化——战略、风险与监管》《靠前经济学教程》等著作10部,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以及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1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
目录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4.1 本项目的特色
1.4.2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有关金融约束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2.2 有关居民消费抑制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2.3 有关经济动态效率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2.4 研究述评与研究展望
3 金融约束理论的观点和内涵扩展
3.1 金融约束理论的主要观点
3.2 金融约束理论的内涵拓展
3.2.1 对金融约束理论的内涵扩展的文献回顾
3.2.2 金融约束在我国股票市场的扩展分析
3.2.3 金融约束在我国外汇市场的扩展分析
4 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约束政策分析
4.1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扭曲分析
4.1.1 严格发行股票的主体资格
4.1.2 股票发行定价策略带有浓重的行政化色彩
4.1.3 股票发行监管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
4.2 股权分置问题与监管效率分析
4.3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性缺陷的金融约束解析
4.3.1 资本市场在政府手中“揠苗助长”
4.3.2 政府为国有企业上市提供“隐性担保”
4.3.3 部门利益制约制度创新
4.4 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约束政策效应分析
4.4.1 利率管制的金融约束效应
4.4.2 上市主体国有化的金融约束效应
4.4.3 降低再融资门槛的金融约束效应
4.4.4 股票发行监管制度的金融约束效应
4.4.5 股票发行定价方式的金融约束效应
4.4.6 监管宽容的金融约束效应
5中国金融约束政策的量化研究
5.1 金融约束指数构建方法
5.1.1 国内外金融类指数构建的方法概述
5.1.2 本书金融约束指数构建方法的选择
5.2 金融约束指数的指标选取
5.2.1 利率控制指标
5.2.2 银行业准入指标
5.2.3 信贷规模指标
5.2.4 资产替代指标
5.2.5 融资与分红指标
5.2.6 再融资指标
5.2.7 高溢价发行指标
5.2.8 汇率管制指标
5.2.9 资本流动管制指标
5.3 主成分分析结果
5.4 对金融约束指数有效性的解读
6 金融约束对居民消费的效应研究
6.1 金融约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
6.1.1 金融约束促进居民消费的机制分析
6.1.2 金融约束抑制居民消费的机制分析
6.1.3 金融约束对居民消费的阈值效应分析
6.2 金融约束对居民消费的阈值效应的实证检验
6.2.1 阈值模型的选取
6.2.2 变量选取
6.2.3 数据处理
6.3 金融约束对居民消费的阈值效应的实证分析
6.3.1 单位根检验
6.3.2 协整检验
6.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3.4 阈值模型实证结果
7 经济动态效率与“消费者净支出准则”的提出
7.1 经济动态效率的含义与传统评判方法
7.1.1 经济动态效率的含义
7.1.2 经济动态效率的传统评判方法
7.2 “消费者净支出准则”的提出
7.2.1 AMSZ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
7.2.2 “消费者净支出准则”的提出
8 基于“消费者净支出准则”的我国经济动态效率的检验
8.1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8.2 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经验检验
8.3 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协整检验
8.3.1 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与方法说明
8.3.2 数据处理和计量结果
8.3.3 研究结论
9 我国经济动态无效的原因与消除机制
9.1 我国经济动态无效的原因剖析
9.1.1 关于经济动态无效的原因:文献梳理
9.1.2 我国经济动态无效的原因解读
9.2 消除中国经济动态无效的机制与评价
9.2.1 消除中国经济动态无效的机制
9.2.2 消除中国经济动态无效的对策思考
10 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总结
10.2 政策建议
10.2.1 增强实施金融约束政策的透明度
10.2.2 加快金融约束平稳退出的配套制度建设
10.2.3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以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10.2.4 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以增加其财产性收入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