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典重生

经典重生

  • 字数: 3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刘耘华 著;杨乃乔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747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儒家经典在二十世纪中国所遭遇到的升降浮沉令人慨叹,其中蕴含的教训则堪称惨重深刻。而如何恰当地迎接“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怎样正确地认识“过去”。刘耘华教授的专著《先秦儒家意义生成研究》正是以这样的襟怀,带着时代的问题去叩问经典、聆听先哲的智慧。他深信民族精神的生机正蕴涵于文化血脉的相继相续中。书中,作者以西方诠释学为参照,在中西文化汇通的视域下,以一种互动认知的方式对先秦儒家原典进行了新的、与现代文化接轨的解读,既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同时又以中国的诠释实践以及从这一实践所产生的新的理论丰富和改造了西方诠释学的内容。
作者简介
刘耘华,博士、教授、博导、硕士点带头人。上海市高校(第二期)创新团队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学术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出版学术专著《诠释学与先秦儒家经典之意义生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诠释的圆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06)等,参与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获湖南省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杨乃乔,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去香港、美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韩国、台湾、德国等地高校讲学与访学。
目录
序(乐黛云)
引论:关键词概述
一、诠释立场
1.界定
2.知识传统与诠释立场
3.时代精神与诠释立场
4.个人因素与诠释立场
二、意义、意义生成、意义生成方式
三、诠释立场与意义生成、意义生成方式的相互关联性
第一章《论语》的意义生成研究
一、《论语》的诠释立场
1.孔子的诠释立场与理想的诠释者
2.孔子的诠释立场与对待古代传统的具体态度
3.孔子的诠释立场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诠释原则
4.孔子的诠释立场与“蔽”“明”问题
二、《论语》的意义生成:孔子对古代传统的双重诠释
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对古代传统的因循性诠释
2.温故知新,“述”中有“作”:孔子对古代传统的创造性诠释
三、《论语》的意义生成方式
1.循名责实
2.内外合一
3.推己及人、反求诸己
4.叩其两端、察乎两间
5.博喻善譬
6.“迂回”诠释
7.“问”与“答”
第二章《孟子》的意义生成研究
一、《孟子》的诠释立场
1.孟子的诠释立场与崇古主义历史观
2.孟子的诠释立场与传统的再诠释
3.孟子的诠释立场与诠释的主体——“心”
4.孟子的诠释立场与“养明”“去蔽”
二、《孟子》的意义生成:孟子对古代典籍的诠释
1.孟子对《诗经》的诠释
2.孟子对《尚书》的诠释
3.孟子对“论语”的诠释三、《孟子》的意义生成方式
1.知行合一
2.推己及人
3.类比推理
4.善用譬喻
5.“问”与“答”
第三章《荀子》的意义生成研究
一、《荀子》的诠释立场
1.荀子的诠释立场与诠释原则
2.荀子的诠释立场与“法后王”的历史观
3.荀子的诠释立场与理想诠释者
4.荀子的诠释立场与积习之学
二、《荀子》的诠释理论
1.诠释主体:“心”
2.诠释标准
3.诠释方法
三、《荀子》的意义生成:荀子对古代传统的诠释
1.荀子对古代传统的诠释
2.孔子对先秦诸子的诠释
四、《荀子》的意义生成方式
1.“问”与“答”
2.对文结构
3.分层论述
4.类比推理
5.隐晦言说
6.稽实定名
第四章《易传》的意义生成研究
一、《易传》的诠释立场
二、《易传》的诠释对象
1.关于卦形、卦名与卦爻辞
2.关于“卦序”
3.关于“卦位”与“卦象”
4.关于“爻象”与“爻位”
5.关于《易经》的几个关键命题
三、《易传》的意义生成
1.《易传》之天道观
2.《易传》的阴阳观
3.《易传》的天人关系论
4.《易传》中的天人感应论
四、《易传》的意义生成方式
1.“依经立义”
2.“唯变所适”
3.“立象以尽意”
4.“推类思维”
余论:意义生成研究的问题向度
后记
修订版后记
参考文献
英文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