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乾嘉诗学研究

乾嘉诗学研究

  • 字数: 53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王宏林 著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00225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王宏林著的《乾嘉诗学研究(上下)》探讨乾隆、嘉庆时期诗坛格局及诗论家对诗歌性质、经典作家作品、创作技巧的认识。
全面翔实地展示了乾嘉诗学的发展历程,拓宽了乾嘉诗学的研究领域。
对乾嘉诗学的学术价值和时代特征加以明确说明,对古典诗歌经典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发展流变首次加以系统考察。
作者简介
王宏林,1972年生,河南遂平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等相关课程,研究领域涉及古典诗歌、明清诗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著有《沈德潜诗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说诗啐语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参与编写《中国历代分体文论选》(负责诗论,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负责清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文化元典与要义》(负责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并称群体与清人视野中的乾嘉诗坛格局
第一节 乾嘉诗坛的时代特征
一、地域并称群体的兴盛与跨地域特征
二、考据学影响下的集大成特征
第二节 乾嘉诗坛大家序列
一、“东南二老”之一沈德潜
二、“袁蒋赵三家”:袁枚、蒋士铨、赵翼
三、“吴中七子”之一王昶
四、“二俊”:洪亮吉、黄景仁
五、“三君”:王昙、舒位、孙原湘
第二章 流派之分与当代视野中的乾嘉诗坛格局
第一节 乾嘉诗学流派得名始末
一、浙派
二、秀水派
三、格调派
四、性灵派
五、肌理派
六、岭南诗派
七、毗陵诗派
八、桐城诗派
九、高密诗派
第二节 诗家交游与流派论诗之得失
第三章 乾嘉诗学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与拓展
第一节 “言志”与“缘情”之辨
一、“缘情”非“言志”
二、“言志”即“本乎性情”
第二节 “诗教”主流话语的确立
一、 “诗教”上升为主流话语的原因
二、乾嘉“诗教”之内涵
第三节 诗歌对理的接纳
一、以理入诗的可能性
二、诗歌说理的特殊性
三、“学人之诗”与以学问济性情
第四章 乾嘉诗学对前代诗歌的定位
第一节 对唐前诗歌经典体系的修正
一、汉魏诗歌的分野及其诗学意义
二、晋诗高峰
三、元嘉三大家
四、齐梁诗风
第二节 对唐诗分期及经典体系的补充
一、“四唐分期”的演进及其双重内涵
二、唐诗大家
三、《唐诗三百首》与乾嘉诗家的唐诗经典观
第三节 融合唐宋的倾向与对金元诗史的初步梳理
一、宋诗流变
二、乾嘉诗学融合唐宋的倾向
三、论金元诗
第四节 明诗分歧与对七子四大家的肯定
一、明诗流变
二、明诗选本对七子四大家的评选
第五章 乾嘉诗学论诗法
第一节 古体诗声调论
一、明代及清初诗论家对古体诗声调的认识
二、赵执信所归纳的古体诗声调范式
三、乾嘉诗家论古体诗平仄
四、乾嘉诗家论古体诗转韵
第二节 试律取士与诗歌表现技巧
一、赋法
二、咏物
三、用典
第三节 特殊题材的写作
一、咏史
二、怀古
三、梅
四、雪
第六章 乾嘉诗学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第一节 学理化批评与诗歌经典体系的完美建构
一、学理化批评的深入发展
二、古典诗歌经典体系的完美建构
第二节 乾嘉诗学的不足
一、经世传统的衰落
二、创新步伐的迟滞
结语
附录一 《乾嘉诗坛点将录》诗人生平及诗学活动
附录二 《清诗纪事》乾嘉诗人并称群体辑录
附录三 乾嘉诗学编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