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亚原子粒子的发现
字数: 219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美)斯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 著;杨建邺,肖明 译
出版日期: 2018-01-01
商品条码: 978753579509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00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4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亚原子粒子的发现》是诺贝尔物理学得主斯蒂芬·温伯格的作品。 这是一位科学大师的平易近人的作品。如果你对20世纪物理学中的重要发现感到好奇,不需要科学背景知识就可以阅读本书。在作者带领下,你不但能领略众多物理学家例如托马斯、卢瑟福、密里根、玻尔的风采,还可以感受物理圣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浓浓文化底蕴。如果你想挑战自我,那么附录中的经典物理学知识及推演,将让你受益匪浅。《亚原子粒子的发现》是《靠前推动丛书》物理系列其中之一,本书可按两种方式阅读,正文部分为普通模式,附录部分为烧脑模式。 2018年新版的《靠前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封面,提升了阅读体验,让读科普不再艰难。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优惠券。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讲述了一个关于发现原子结构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示了亚原子粒子的发现历史与当今物理学前沿工作之间的联系。本书以亚原子粒子,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等的发现为主线,遵循历史的轮廓,让读者直接进入20世纪物理学的一系列关键的专题,内容详尽,资料丰富。
作者简介
斯蒂芬·温伯格是得克萨斯大学Josey Regental科学教授。由于他的研究成就,他荣获了许多奖励,其中包括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91年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还有数学物理学的Heinemann奖金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Madison奖章,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哲学学会会员,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他的科学著作有《引力和宇宙学》和三卷本的《量子场论》。他为一般读者写的书有《很初三分钟》(现已被译为23种文字)、《基本粒子和物理学定律》(与费曼合著)、《优选理论之梦》(同样收录在《靠前推动丛书》中),还有文集《仰望苍穹:科学和它的文化对手》,温伯格教授还经常为《纽约书评》和其他知名期刊撰写文章。
目录
第一章 粒子世界
第二章 电子的发现
背景知识回顾:电的本质
放电和阴极射线
背景知识回顾:牛顿运动定律
阴极射线的偏转
背景知识回顾:电力
阴极射线的电偏转
背景知识回顾:磁力
阴极射线的磁偏转
汤姆逊的研究结果
背景知识回顾:能量
汤姆逊实验中的能量关系
作为基本粒子的电子
第三章 原子的尺度
背景知识回顾:原子量
背景知识回顾:电解
电子电荷的测量
第四章 原子核
放射性的发现和解释
原子核的发现
原子序数和放射性系列
中子
第五章 其他基本粒子
光子
中微子
正电子
其他反粒子
μ子和π介子
W粒子和Z粒子
奇异粒子
其他强子
夸克
胶子
附录
A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B 阴极射线的电偏转和磁偏转
C 电场强度和电力线
D 功和动能
E 阴极射线实验中的能量守恒
F 气体性质和玻尔兹曼常数
G 密立根油滴实验
H 放射性衰变
I 原子内的势能
J 卢瑟福散射
K 动量守恒和粒子碰撞
L 本书使用的物理量单位
M 本书使用的一些常数
N 化学元素表
O 进一步阅读的材料
索引
注释
摘要
序言1980年春,我在哈佛大学开了一门课,作为新的公共基础课程的一部分;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我在得克萨斯大学又讲了一次。这本书就是根据这门课的讲稿编写的。简言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原来没有受过数学和物理学训练的学生,能够了解20世纪物理学的伟大成就。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更为近代的新发展,我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了一些经典物理学的背景知识——力学、电磁学和热学等知识。我觉得这门课程开设的效果不错,因此有了将讲稿整理成一本教科书的想法,但却因没有时间不能如愿。弗里曼公司(W.
H.Freeman
Company)的奈尔·
帕特森(Neil
Patterson)请我把这门课程中有关20世纪物理学内容的靠前部分,作为《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American)新丛书的一种,献给它的读者,于是这本书就问世了。或许在今后的各卷中,我能完成从本书开始的对20世纪物理学的介绍。本书介绍了构成所有原子的基本粒子的发现,这些基本粒子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叙述的基本原则是既遵循历史的大轮廓,又与历史的顺序有明显的不同。大多数有关科学史的书籍是为以下两类读者写的:一类是不熟悉这门基础科学的一般读者,因此在历史的描述上只能是粗线条的和内容肤浅的;另一类是熟悉这门科学的专业读者,结果写得让那些不熟悉这门科学的人望而却步。我写的这本书是为这类读者写的:他们可能不熟悉经典物理学,但愿意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以便今后在有机会深造时能理解构成20世纪物理学历史中思想和实验的饶有趣味的纠缠、争论。这方面的种种背景知识,我都在“背景知识回顾”中做了适当的说明,例如电的本质、牛顿运动定律、电力和磁力、能量、相对原子质量等。通过这些背景知识回顾,读者可以了解接着要讲的重点问题的历史要点。在这里我想透露(反正没有人阅读序言)一点秘密,正是在这些背景知识回顾和散布在某些章节中的背景材料中,反映了我写这本书的个人动机。像许多科学家一样,我也认为科学上的发现属于20世纪文化很珍贵的部分。可是,有很多在其他方面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因为不熟悉科学的基础而与文化的这一部分隔绝了,在我看来这近乎是一个悲剧,令人痛心。不过,教育上出现这样一块空白并不足为奇。一般来说,有志于精通物理学的大学生或读者,专享的途径是他(或她)必须从历代职业科学家学过的和由来已久的系列课程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下去:先学力学,然后是热学、电磁学、光学,很后学一点“现代物理学”作为应景的点缀。对那些打算成为物理学家的大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条颇为理想的路,但对很多其他不想成为物理学家的人来说,这似乎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物理学家是一群古怪的人,总是热衷于按在标准物理学课程中学会的方法计算:计算弹子球碰撞、导线中的电流、望远镜中光的路径。希望所有的学生和读者都以这种方法学习是不合情理的,就像让那些不准备弹钢琴的人去练指法一样。在我看来,当人们尝试为一般读者编写物理学基础知识读物时,优选的障碍就是这个写作动机的问题。我处理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先假定:无论读者是不是喜欢计算弹子球的碰撞,但他们确实希望具有我们时代革命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发现的文化背景。因此在这本书里,我没有从长篇大论的经典物理学导论开始,而是让读者直接进入20世纪物理学的一系列关键的专题,并以这些专题作为引线,让读者迅速掌握理解这一专题所需的经典物理学的各种概念和方法。例如靠前个专题讲的是靠前个基本粒子——
电子的发现。为了让读者弄懂J.
J.
汤姆孙(J.J.Thomson)和其他人的导致这一发现的一些实验,读者就必须先掌握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磁力理论。下一个专题讲的是原子大小的测量,在这里读者将学到更多的力学知识,也将学到一点化学知识,如此等等。这种写法的要点是:仅当读者为了理解20世纪物理学的进展,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经典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时,我才向读者介绍这些知识。像本书以这样的次序来引入物理学基本原理,显然不可能是物理学家们习以为常的逻辑顺序。例如,动量的概念通常是与能量一起讲的,而在这本书里则到讲述原子核的发现时才需要用到动量,因此在这之前我一直没有介绍动量这个概念。对内容做这样的重新安排,我并不认为是一种弊端。因为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所学到的大部分物理学和数学知识,大多是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别无选择时才学到的。我想大多数科学家都是这样的。因此,我选择的这种写法更接近于在职科学家所受的实际教育,而不同于为专业知识教学而写的大学生课本。我还希望我的这种写法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把科学传授给一般读者的方法。至于我的希望能否实现,这种写法是否有效,那将由时间和读者来判定。如果效果好,我就会继续编写20世纪物理学丛书,其中下一本将在本书所涉及的经典物理学基础上,讨论相对论和量子论。这本书是写给那些没有科学知识背景而对数学只懂得算术的普通读者们的,因此在正文中我基本上只用文字表述,仅仅列出了几个很重要的公式,而且没有使用抽象的符号。那些习惯于代数方法的读者,可以参看附录,那儿提供了用文字表述的推理和计算。尽管本书主要是为一般读者写的,但它也许有一些使我的同行们感兴趣的地方。我所描述的伟大科学家生长的土壤,也会是我们发芽、生长和丰收之源。我在哈佛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开始学习物理学的时候,对20世纪物理学的早期历史只有很好模糊的认识。我想,我的许多物理学界的同行也是这样。我希望科学家们能发现本书提供的某些史实具有启发意义,即使不是物理学方面的。我同样希望这本书对研究科学史的学生和专家有用。不过有一点得请他们原谅:我不可能在这样小小的一本书中,对发生在20世纪物理学革命中丰富而复杂的诸多因素做全面的判断。我所能够做的只是提供几个关键性的实验发现和理论发现,由此使我有机会解释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的要点。我将努力使历史事实准确,但材料的选择和叙述的顺序不仅要考虑历史的顺序,还必须服从于科学的解释。我并没有想把这本书写成一本对科学史有贡献的书。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读了汤姆孙、卢瑟福(E.
Rutherford)、密立根(R.
Millikan)、莫斯莱(H.
G.
J.
Moseley)和查德威克(Sir
James
Chadwick)等人的一些经典文章,但大部分内容还是取自第二手材料,这些材料都附在书后的参考书目中。在每一章后面所附的注释中,列出了正文中讨论的一些经典论文以及我写作时主要参考的近代著作。我衷心感谢霍华德·
博耶(Howard
Boyer)、安德鲁·
库德拉西克(Andrew
Kudlacik)、奈尔·
帕特森和杰拉德·
皮尔(Gerard
Piel),他们仔细阅读了本书手稿并给予了友好的合作。还应该感谢艾登·
凯利(Aidan
Kelly),他精心校对了本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在哈佛大学靠前次讲授这门课程时,保罗·
班伯格(Paul
Bamberg)曾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帮助。我还要真诚地感谢伯纳德·
科恩(I.
BernardCohen)、伽利亚昂(Peter
Galiaon)、霍尔顿(Gerald
Holton)、米勒(Arthur
Miller)和皮帕德(Brian
Pippard),他们耐心地阅读了本书的各个章节,并给出评注,这使我避免了很多史料上的错误。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