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乡村映像
字数: 51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 李雪冰
出版日期: 2017-09-01
商品条码: 978750686209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96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6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国散文的传统,是书写作者的真性情。《乡村映像》不仅是作者李雪冰对故园、对土地、对母亲的真实情愫的记录,也是她生命维度的真切展示。作者表示,生如夏花,逝如秋叶;叶落归根,自然是生命的轮回与延续,而回眸过往的生命,除了瞩目远去的故园,还有梦中的朝花夕拾。相信阅读本书,读者会看见20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北方的乡村,不仅没有“行走在消逝中”,而且与李雪冰的文字怡然相伴,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目录
第一篇 村野
拐弯
俏
货郎
联营
地蛋
棒豉
收割
蛙鸣
歇晌
炊烟
油灯
青草
韭菜
花生
搂草
萝卜地
白毛风
瓜干子
井拔凉
青口河
洗澡
撅把子
猪圈
风吼
草垛
锅屋
歪勺子
捉鱼
萝卜窖
煤炉
乡音
麻广
瞎瘦
臭孩
骂架
早点
口福
公家人
澡堂
红玲
散药
糖?
雁阵
青目官
姐了猴
蚊子
崖头上
回到过去
第二篇 乡思
一只葫芦
嘎拉汤
苹果的旅行
忌口
咸烤鱼
包饺子
难得糊涂
烙饼
笑馒头
裙子
愿望
一对双
张老师
看电影的女孩
哥俩二人转
破案
护树
夜行
两间半
来电了
搭车
过河
会飞的鹅
冰上的“一撮毛”
鸡们物语
卖鹅
瓦盆记
烫发女孩
过节
暖
袜子里的电影票
天空之影
查票
小古书
藏书记
年画
压岁钱
小布孩
美人头
来信
讲故事的哥哥
风吹过
恋曲
县里来了杂技团
小皮鞋
舅奶奶的故事
发髻
家里来了姨奶奶
俺舅老
喝喜酒
父亲的老家
京剧缘
第三篇 春晖
听父说武侠
我有一个心愿
妈妈,你要上哪儿去啊
怀念母亲
我的母亲是支书
少年与母亲
马陵山道上的母亲
心之痛
窗外但闻风雨声
跟着母亲回老家
忙年
照相
赶饭时
善待
端午节随想
月白色短袖褂
母亲的好友
夜谈
赶车
密林深处
一床旧棉胎
回城
婚姻大事
传
迷路
梦
留下一点点
坚硬的温柔
母亲别怕
母亲的眼泪
家有少年初长成
给天堂里母亲的一封信
有娘的日子
后记
摘要
拐弯
如果把人生这条线捋直了看,就会发现,在童年,或少年的时候,人生特别容易拐弯。一阵风浪打过来,原来是想往东去的,可是,因着这股外力,就挡不住地朝斜侧里去了。
童年的小伙伴里,就有这么一小群,按他们的智商,现在都应该是大学教授、专家才对,可令人唏嘘的是,就在童年的时候,他们的人生一起拐了个弯,朝着另一个方向去了。
这群小伙伴里,有一家人。他们的父亲,是村里有名的“酸秀才”,叫M,智商远超过一般人。不知早年受过什么教育,熏陶得一窝五个孩子,个个脑瓜子机灵,嘴皮子利索,那是忆苦思甜比较兴盛的年代。村里流传着一个段子,说是这家每次吃饭,饭菜齐备,摆上桌子,孩子们刚刚端起白米饭,就听那父亲说,且慢,先把瓜干煎饼拿上来,让我们想一想过去……
M家的梁头上,有一些被厚厚的尘土覆盖的《国语》课本。来串门的孩子们发现了,爬上梁头搬下来,争着翻那些图文并茂的字画,那些个繁体字,认起来有点吃力。正在孩子们生吞活剥地念字的时候,说也怪了,正在门边补鞋的M,接着孩子们念破的句子,不时从嘴里冒出一串话来。提一个字,知道是哪一行的,提一句话,知道是哪一篇的,真的神了。
M家的鸡也与众不同。别人家的鸡都是在鸡屋子里过夜,M家的鸡全都宿在一棵大树上。那棵大树在他们家院子南头,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阔大的树冠遮天蔽日,像一把绿色的大伞罩住了院子和草垛。鸡们,就在那些密密匝匝的枝叶里各得其所。小时候,每次到他家去玩,总是奇怪,那些大大小小的鸡们,茶壶一样团起身体,在树杈的夹缝里盘踞着,眯着眼睛,悠游自在的样子,怎么不会掉下来?
M家的孩子,有两个在村小,而且在一个班,一个叫三丫、一个叫四小。姐弟俩学习一个比一个好,尤其是算术。台子上老师题目还没报完呢,这边这个叫三丫的,已经嘴唇子一吧嗒,得数出来了。再来点复杂点的呢??,越难越来劲儿,满教室里就听到三丫、四小争着报得数的声音。在孩子们大多觉得减法比加法难,除法比乘法难的时候,这俩孩子,个个都是口算大王。每当考试卷子发下来,对比周围那些画满了红叉叉的卷子,三丫、四小的卷子上,毫无例外地写着100分,字体又大又醒目,红红的。那些口拙心笨的孩子只有暗自叹气,这俩脑袋是咋长的呢。
生活如果一直是这样,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可是,不知冥冥中是否真的有一种东西,在左右人生的走向。正在孩子们羡煞三丫、四小的算术能力,嫉妒得直冒酸水,跳起来都够不着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三丫、四小的父亲死了!
那天的校园与平时没什么不同。课间,孩子们依然麻雀一样撒满了院落。唧唧喳喳的声音里,有一个声音幽幽地钻进了孩子们的耳朵。那个叫三丫的小姑娘,此刻正被一群孩子围着,煞有介事地描绘着什么,“俺大昨夜给我托了梦……”。
村里人说,M和村人一起去野地里起坟。那坟不知是哪个年代的。一群人挖了大半天,还没见底。一直干到日落西山的时候,终于看到大坑里隐隐露出了棺木。那坑有几人深,年轻人不敢下去。M下去了。待他揭开棺木,低头探视的一刹那,坑外的人就听到“啊!”的一声大叫,M双目紧闭,身体朝后“轰”地倒下了。
村里的老人说,M被陈年古墓里尸体溃烂后散发出的毒气熏死了。
M从村里消失了。这家的顶梁柱塌了。五个孩子先后退了学。梳着一双乌溜溜的大辫子的大丫头,很快在北乡定了婆家,知道的人说,那地方是黑泥糊,下一场雨,三天都出不了村。三丫、四小不久也从村小消失了。再从他们家路过时,不知怎的,院子里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破败之气。树上的鸡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M那瞎了一只眼的邋遢婆娘斜大襟的怀敞着,半边瘪耷拉着,露出一片皱皮。那会儿,阳光已经漫过草垛。那婆娘好像才睡醒,哈连天的。从她身后的屋里,随后钻出一个人,那是村里一个有名的懒汉。知道的人摇摇头说,这家子完了。
几十年过去了。再打听这家人的情况时,村里人说,这家孩子就出息了一个,三丫。她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巫婆。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