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及江西省融入路径研究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及江西省融入路径研究

  • 字数: 16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李汝资,刘耀彬 著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175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多方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重要地位。李汝资、刘耀彬著的这本《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及江西省融入路径研究:基于赣鄂湘发展战略比较视角》通过梳理当前城市群一体化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运用价格法、熵值法、变异系数、动态偏离一份额等方法与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及各组分潜力与份额进行研究,并运朋SWOT分析方法探讨江婀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机遇、挑战、优势、劣势等,在借鉴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江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江两省融入长江币游城市群一体化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李汝资,1988年10月生,山东临沂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6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自2015年7月起,任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课题4项、国家发改委等省部级委托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生态经济。
刘耀彬,男,1970年出生于湖北麻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为美国密西根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站博士后。为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领军人才培养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计划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全国经济地理学研究会理事。获得江西省省级奖励多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三 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二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相关研究
三 相关研究述评
四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本章小结
第三章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现状与格局
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总体格局
二 区域市场一体化
三 区域性产业分工一体化
四 基础设施一体化
五 生态环境一体化
六 社会发展与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
七 城乡统筹与城乡建设一体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鄂湘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份额与潜力
一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 总体概况:基于赣鄂湘竞争份额与潜力判断
三 长江中游城市群总体竞争份额与潜力
四 长江中游城市群分产业竞争份额与潜力
第五章 赣鄂湘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实施战略比较
一 赣鄂湘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
二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SWOT分析
第六章 赣鄂湘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障碍比较
一 湖北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障碍分析
二 湖南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障碍分析
三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障碍分析
四 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共同障碍问题
第七章 苏浙沪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经验借鉴
一 苏浙沪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政策措施
二 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重要启示
第八章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一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本原则
二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路径
三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