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香夭梨园
字数: 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作者: 慕容紫薇
出版日期: 2016-12-01
商品条码: 9787552533996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28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香天梨园》是一部以广东八和会馆为背景,描写粤剧伶人生活的小说。小说在真实历史背景下,以民国时期的粤剧历史流变为重心,对八和会馆成立以来的省港粤剧做了简约的梳理,虚构了碧荷花(何碧玉)、雪艳芳、江秋月(康玉琴)、康玉堂等伶人的梨园生涯。
作者简介
慕容紫薇,以文字为生,码字,主要看别人码的字。生性散漫,智商情商都是硬伤。自言温良恭俭让,却常被说成毒舌。爱吃却厨艺不精,爱玩却体力不支。喜欢有趣的人,却过着无趣的日子。虚度无数光阴,蹉跎至今,终于成功地成为失败的范例,成全了朋友们的幸福指数。 著作有随笔集《龙井版男女》《时尚晚礼服》《越寂寞越美丽》,长篇小说《只和陌生人说话》等。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卖身
第二章 初见
第三章 拜师
第四章 花棠木
第五章 省港班
第六章 黎家明
第七章 九月二十八
第八章 登台
第九章 红船班
第十章 碧荷花
第十一章 大轰炸
第十二章 香港
第十三章 沦陷
第十四章 战后广州
第十五章 重逢
第十六章 寻子
第十七章 天翻地覆
第十八章 归来
第十九章 玉堂
第二十章 江秋月
第二十一章 下放
第二十二章 新时代
第二十三章 康明和碧影
尾声
摘要
第一章卖身 20世纪的30年代初。 广州黄沙的海傍街旁。清明前后的岭南,阴雨绵绵,乍暖还寒。街旁转角处,一个身量瘦小的女仔,瑟缩在街角,头发凌乱,脸色蜡黄。光脚踩在石板地上,身上的破衫裤已经打湿。女孩头上插着草标,这是准备自卖自身的标记。 女仔身边是个看来贫贱的中年男人,听口音是佛山南海附近的人。围观的人听明白这人是女仔远房伯父,姓何。女仔名叫何碧玉。碧玉父亲久病,母亲走佬①。数年里,花光家产不算,欠了一身债,病也没治好,如今连棺材钱都没有,债主逼债,碧玉只得卖身葬父。 街角围了一群人。一个老妇人过来,叹气放下一碗粥。女孩子迟疑,抬眼看老妇人,端起粥咕咚喝下去,不知多久没有吃饱。 老妇人挤出人群。翠华楼里的老鸨,穿一身玄色香云纱长旗袍,旗袍裹着她滚圆的身子,分开人群挤进去,伸出肥胖的手,抬起女仔的下巴,问: “几岁?”女孩不出声,惊惶地往后缩。她已经倚在街角的墙边,再无地可退。 “哑女?”老鸨好奇, “那能卖什么价钱?” “几钱?”老鸨问。 中年男人抬起头,“500元。” 老鸨斜眼,“诶,咐贵!又不是金枝玉叶!”又问:“哑的?” 中年男人道,“识得讲话的。” 老鸨正要说话,先前的老妇人悄悄把中年男人拉开。 “你傻佐?要卖她去妓院?作孽喔……” 500元的数目,不小。一般人一家子大小的菜钱,半个月也就几元。 可是,不到这个价钱,根本抵不上债。 听口音,中年男人来自南海一带,再拿不出钱来,女孩子的父亲无法下葬。 来之前,也只听到广州有钱人多,优选的结局,就是卖到西关大屋的大户人家去做丫头,有吃有住,不拿工钱。 可小丫头才11岁,做丫头难道还要养几年?且着急时,也找不到要找下人的人家。 围观的人都摇头叹气。 远远走来一个女仔,和一个少年。 看这边围着人,女仔好奇,跟少年说: “过去看看。” “玉琴,是什么人?”少年道。 少年和女仔是附近八和会馆办的“八和(粤剧)养成所”的学员。都是粤剧伶人的后代,学戏变成理所当然的出路。 “玉堂哥,好似是卖身葬父的细佬女②呢。真可怜。” 那个时候,粤剧在广州很是兴盛,有戏演的伶人,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是生活还不至于潦倒。 唤作玉堂的少年看那卖身的女孩子,女孩子抬头,玉堂看她脸上虽有些脏,一双黑瞳却深潭一般,哀怨和恳求都在眼底,不免心里一动。 玉琴问:“你觉得她唱戏得唔得③?生得还好靓。” “她那么单薄,怎么吃得了苦?”玉堂看中年男人和女孩子都乏了,转身去街角买了几个煮熟的番薯,递给中年男人。番薯还冒着热气。女孩子抬起眼睛看他,不接。玉堂说: “你吃,别饿了。”女孩子犹豫再三,接过去,低声道:“多谢。” 中年男人早乏了,只想快些脱身拿钱好打发债主。 海傍街昔年是广州的货运集散地,旁边是粤汉铁路的货场,附近更有海鲜卖场。南来北往的人,都在这里集结。 海傍街有个有名的八和会馆,是当时粤剧行会会馆。当年粤剧兴盛,四邑八乡,逢年过节,红自喜事,都要唱大戏。 20世纪30年代之前,粤剧戏班都分男女班,男女不得同班,以免伤风败俗。之前的全男班,花旦都是男的。后来风气开放,有了女花旦,也有男女同班。 过了一会,人群次第散去。别人的苦难,看在眼里,不过是戏罢了。各人自有自己的命运。 玉堂和玉琴本是堂兄妹,都生在粤剧伶人家庭。唱戏似乎顺理成章。 回八和粤剧养成所路上,玉堂说:“若想帮那女仔,我们只有去求伯父了。” 玉堂的伯父是八和会馆的理事,也是名唤“明月班”的班主。在八和会馆滇和堂的三十六堂口,占了一席之地。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