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私人生活/陈染

私人生活/陈染

  • 字数: 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陈染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0099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染的这部《私人生活》是她专享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曾备受关注,正如书名所示,其展现了女性最隐秘的“私人”生活。而这也最准确地概括了陈染的写作。女主人公倪拗拗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史,也是女性成长中的精神演变史。形如同时期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倪拗拗”这个符号本身就隐藏了执拗的命运寓意。
本书背对惯常,独向心灵,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题材和主题,执拗于揭示人的内心生活。这是一种有别于公众化、群体化、社会化的“私语化”写作方式。因此,《私人生活》堪称“私语化”写作的典范之作。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日渐为人熟知,它并非新概念,但究其本质,似乎可看成是“私语化”写作的一种接续。“非虚构”写作强调将真实的生活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拒绝过去的常规,以新的形式、新的语言、新的体验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时代的困境。以个人性的生活经验看待宏大历史,通过个人性的记忆书写时代的声音。这不正是《私人生活》所呈现的面貌吗?
作者简介
陈染,1962年4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5年开始小说创作并发表了处女作《嘿,别那么丧气》。1986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以小说《世纪病》在文坛脱颖而出。1991年调入作家出版社工作。
1992年后,《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等一批经典小说的出现,标志着陈染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成熟期。这些小说多以单身、独居的现代女性为主人公,以对她们封闭的生活状态的描述来表达人与世界的对抗关系;她对女性独有的复杂或变异的心理状态的描写,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
1996年推出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是陈染的一个代表性作品,也是她将自我艺术风格发挥到很好的一个范例。这部作品的出版引发了文学界关于“私人写作”或“个人化写作”的争论。
2000年后,陈染以写作散杂文为主。2004年12月三联书店出版了小说《离异的人》,2007年5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谁掠夺了我们的脸》。
陈染的小说在英、美、德、日等国家以及中国港台地区均有出版和评介。根据她的小说《与往事干杯》改编的同名电影被选为国际妇女大会参展电影。
目录
零 时间流逝了我依然在这里
一 黑雨中的脚尖舞
二 一只眼睛的奶奶
三 我是带菌者
四 剪刀和引力
五 禾寡妇以及更衣室的感觉
六 我是我自己的陌生人
七 伊秋
八 早屋
九 一只棺材在寻找一个人
十 床,男人与女人的舞台
十一 西西弗斯的新神话
十二 床的尖叫
十三 阴阳洞
十四 一个人的死是对另一个人的惩罚
十五 永远的日子
十六 跳来跳去的苹果
十七 火红的死神之舞
十八 偶然一弹
十九 零女士的诞生
二十 时光流逝了我依然在这里
二十一 孤独的人是无耻的
附录 与陈染生活小记/陈燕慈
陈染大事年表
摘要
    零 时间流逝了我依然在这里
     时间和记忆的碎片日积月累地飘落,厚厚地压迫在我的身体上和一切活跃的神经中。它是多么残酷的一只硕鼠啊,每时每刻,它都在身边凋谢、流逝,但我无法阻挡它。许多人曾经用盔甲或者假意来抵挡它,我曾经用一堵围墙、一扇关闭的门窗和一种拒绝的姿态来抗逆,但都无济于事,除了死亡――那一块葬身的石碑可以拒绝它,没有其他的方式。
     几年前,我的母亲用她的死亡,拒绝了时间的流逝。我至今都清晰地记得我那因窒息而去的母亲,她在临终前所发出的最后一声凄厉、恐怖、惨绝人寰的嚎叫,那声音如同一根带倒刺的钢针,被接近地刺进我的耳朵,它深深埋入我的耳鼓里边去,再也拔不出来,那声音成为一种永恒,永远地鸣响在我的那一只耳朵里。
     更早一些时候,我的不可一世的生身之父,用他与我母亲的生活的割裂、脱离,使我对于他的切肤感受消失殆尽,使我与他的思想脉络绝断。他用这个独特的方式拒绝了时间。我的父亲他总是使我想到一个听说过的比喻:有人撒下一粒种子,然后就忘掉了它。等他重新见到它时,发现它已经长成一棵繁茂的花木,枝叶葱茏,含苞待放。只是,这是什么样的种子呢,什么样的花木,什么样的花苞啊!他回顾着,却找不到起始点。
     时间是由我的思绪的流动而构成。
     现在,我孑然一身。这很好,我已经不再需要交谈,我已厌倦大都市的喧哗嘈杂,那些嗡嗡声像一群看不见的苍蝇,盘旋在我的思维四周,它们喋喋不休,仿佛语言是专享的道路,专享的食粮。人们试图千方百计地占有它,使之与他们的未来结伴而行。而我恰恰不相信这种嗡嗡声。但个人的力量是如此之渺小,我无法拍死“苍蝇们”,只能远远地躲开它们。
     我住在母亲遗留给我的古老P城里的一套房宅里,内心宁静。这套房舍,门窗遍布,回廊幽长。
     独自的生活,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不安。从前,与我父母一起的日子,也不见得有什么特殊的温暖。现在很好,时间似乎经历了多年的奔跑,已经疲倦,凝滞下来。它凝滞在我的房间里,也凝滞在我的脸孔上,时间仿佛是累病了,在我的脸上停止不前,使我的脸孔看上去如同几年前一样。
     可是,我的心境提前进入了老人的状态,一切都缓慢下来。
     比如,我不再与人争辩,因为我已懂得,所有的争辩与真理到底在哪里毫无关系,那只不过是谁暂时占领“上风”的问题,而“上风”与“下风”或者谁输与谁赢,对我已没有什么意义;
     我不再认为我们脚底下土地是道路,我相信那不过是一局庞大而慌乱的棋盘,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是用脚指头来思索世界和选择道路的,如果有人偏要用头脑和思想选择道路,那么就应该承担起不合潮流的孤寂,像一个身躯佝偻得如同问号的老人一般,伫立在路边静静地观望和怀疑;
     我热衷素食,几乎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因为我固执而偏见地认定,只有素食,才不会把人的肉体与精神搅和浑浊,目光才会保持明澈、靓丽;
     我喜欢自己阳台上的那些家庭园艺,一株高大的橡皮树,一棵龟背竹和一些多年生植物。我不用跑到人声鼎沸、喧哗嘈杂的公园去,就可以享受新鲜的绿色和纯净的氧气。
     ……
     前些天,我的医生朋友祁洛,建议我应该到他的医院去一趟。他在电话中关切地询问了我的情况。我回答说,我不想见人,任何一种“别人”。
     外边那些言辞都如同月光一样是一种伪装的光芒,毫无意义。信奉交谈是一种慰藉,正如同信奉画一个面包可以充饥。
     我的肉体也不需要药片,这与我的精神不需要任何一种宗教信仰一样。
     我对他说,如果我需要,我会去找你。
     祁洛说,你正在一天一天地走向“幽闭症”。
     我知道,文明的意义之一,就是给我们干奇百怪的人与事物命名。那不过是一种命名而已,像我的名字叫倪拗拗一样,是一种形式,我不知道叫作“倪拗拗”与叫作“一只狗”有什么不同。
     这会儿,我侧身斜躺在那只硕大的软床上,这床――大水之上的方舟,乱世之中的城堡,我的男人和女人。
     一线夏季的火苗般的晨光,夹杂着外面的空洞的嘈杂,从窗幔的缝隙钻进来,抹在我不愿睁开的疲乏的眼帘上,那光晕在我的眼皮上跳跃着岁月之舞。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