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运河人家

运河人家

  • 字数: 70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深圳市海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英)米范威?布莱恩特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72220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寻找中国”丛书遴选了一批百年前的外国人所写的有关中国的作品。这些当年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想象和中国故事。中国之行,带给他们难忘的新鲜感和呼之欲出的灵感,他们写下回忆文字,并留下大量的老照片和绘画作品。通过这些,我们得以远望百年之前的中国,重温远去的场景。在这些外国人的亲历中,我们眼前呈现出一个百年之前立体的中国……
内容简介
“寻找中国”丛书遴选了一批百年前的外国人所写的有关中国的作品。这些当年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想象和中国故事。中国之行,带给他们难忘的新鲜感和呼之欲出的灵感,他们写下回忆文字,并留下大量的老照片和绘画作品。通过这些,我们得以远望百年之前的中国,重温远去的场景。在这些外国人的亲历中,我们眼前呈现出一个百年之前立体的中国……运河人家》是英国作家米范威?布莱恩特的作品,书中通过描写华北平原上大运河岸边一个基督教徒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普通中国人的面貌、普通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情形以及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民间习俗等。
作者简介
主编:李辉,当代作家。1956年生于湖北随县。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任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不错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沈从文与丁玲》《萧乾传》《沧桑看云》《百年巴金》《封面中国》等;译著有《枯季思絮》《福斯特散文选》《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中国股市绘本》等。 译者:周舒艺,江苏扬州人,80后,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硕士。现供职于人民日报社文艺部。
目录
第一章 大运河
第二章 夜半钟声
第三章 快乐的日子
第四章 “甘霖”
第五章 “一个快乐的新年”
第六章 童话和盐
第七章 多事的一天
第八章 庙会的乐趣
第九章 大门口的流浪儿
第十章 这个流浪儿找到了一个家
第十一章 动乱的时代
第十二章 当我长大以后
结束语 从作者到读者
摘要
    靠前章  大运河 花开啦!船来啦! 河流解冻了!船正在驶来! 开春温暖的,当河岸边的人们看见这个春季的靠前批船时,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来。漫长的冬天结束了,大运河重获生命—这条河穿过广阔的华北平原流动着,很后抵达距离繁忙的天津港不远处的大海。先是一艘在微风中展开了帆的船出现在眼前,接着另一艘出现了,再接着是一艘连一艘连续地出现,它们匆匆忙忙的样子,仿佛是为了弥补那些失去的时间。 “你这是要上哪儿去?”一个人在岸边大喊着。 “去港口。”船夫回答。 “你船上都载了什么东西?”另一个人问。 “棉花。”船夫回答。 现在这艘船正在靠近运河里的一个大湾处,那里的水流很急。撑篙缓缓出现,有着柔软的身体和发达手臂肌肉的苦力们,正沿着狭窄的甲板牢牢地弯曲着身体,从一端走到另一端。他们边用篙撑船,边快活地唱着歌。 对面的岸边,十个胳膊和肩膀上缠着绳子的健壮男人,正沿着拉船道吃力地摇晃着前行,他们迎风而上,正拉着一艘装了很多货物的驳船。他们逆流而上,艰难地移动着,船上满载着装油的锡罐—这些油会被运往内陆。在他们身后,又有六个男人正拖着另一艘沉重的船,船上装着动物的骨头,这些骨头将被卸到岸边的地面上,用作农田的肥料。这时,后面跟上来一只木排,上面装着被固定在一起的木材。 木排逆流而上,将被划到离这里不远的一个大城镇。接着,过来了一艘由一个人拖拉着的小船。船上装着一口棺材,棺材上放着一只柳条编织的轻巧篮子,里面有一只活公鸡。因为公鸡的啼鸣将引领死者的灵魂,这样,他的灵魂就不会在去往家族墓地的路上迷路。 又来了一艘客运船,这是一艘固定往返于海西镇和天津港之间的客船。低矮平坦的船舱里,男人、女人和小孩挤在一起,他们坐在自己的行李上,那些行李主要是大件的铺盖。在那里,他们坐了两天两夜,快乐地聊着天,时不时讲些笑话,吃点东西,在灼热的太阳下打瞌睡。舱内的条件很差,但他们都不在意,因为这种方式的旅程价格极其便宜。在落日的余晖下,看到这样一艘客运船航行在大运河上,任何人都会认为中国人是一群脾气很好好的人。 除了担负交通运输功能外,大运河还有其他的作用。大运河在这片开阔平坦的平原深处蜿蜒前进,它浇灌了沿途每一块农田和菜园,这些农田和菜园里生长着洋葱、大蒜、莴苣、大豆、卷心菜、红薯、茄子和多汁的甜瓜。顺着河岸放眼望去,经常会见到一些男人在沿岸的地里长时间吃力地晃动,他们正以“打包”的形式将水从运河里舀出来,浇灌他们的菜园。他们预先会在堤岸的顶部挖好一个水池,水先被收集到这里,然后再流进与一块块农田连接的渠道里。舀水的过程是这样的:两个强壮的男人拉动一个由紧密的柳条编织而成、固定在两条结实的绳索上的篮子,以一个稳定的或是摇晃的动作,将水从河里“打包”到水池里。伴着“嗖嗖”声,水随着篮子的翻转,和篮子里的其他杂物一起被投进上面的水池里,然后,篮子再一次回到河里。干涸的土地靠喝着这样得来的水获得了生命,农作物的收成有了保证,农民也收获了所需的粮食。这些村庄的繁荣兴旺,很大程度上依靠着大运河。 当然,河水给河岸边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会带来灾难。 夏季来临,雨水从地势较高的上游流下来,那时运河的水上涨得很快,严重时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唯恐水淹没了堤岸。如果镇子上的主政者和乡绅长辈目光比较短浅,不重视修护堤岸的话,那么遇上洪水暴发,上涨的河流很可能会淹没四周的村庄,不仅会冲走庄稼,还会冲走房屋。 通常,水情的变化情况是会被很好小心地监控的。紧挨着堤岸堆积有大堆的泥沙,这正是为了预防决堤,以备万一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有一年夏季,水上涨得很慢,看守堤岸的人就放松了警惕,他们枕在竹竿上休息,渐渐地睡着了。然后,突然有人喊起来:“水涨上来了!”他们立刻惊醒。此时太阳已下山,人们提着点亮的灯笼,慌张地冲向堤岸,上上下下。他们很害怕,唯恐上涨得越来越快的水会越过堤岸顶部,冲向农田和菜园。人们密切地观察着,奔跑着,大喊着:“水快到顶部了,快点,把堤坝堆高。”很终,水停止上升,令人恐惧的危险过去了,庄稼得救了。 又,船来来回回地通行着;又,从早到晚,农民灌溉着他们的菜园和农田。春天走了,夏天来了;夏天走了,秋天来了。然后,船只再度变得匆忙起来,它们要在冬季河流长达三个月的结冰期到来之前,停泊在一个安全的码头。大多数船只会安全地到达自己的港口,但是也有零零散散的来迟的船只被冻在河中,它们必须待在那里直到霜冻结束河流再度通航的时候。 虽然河流有漫长的三个月的结冰期,但是船夫们不会闲着,这三个月正是检修船只的时候。船夫们会修理船只的每一个裂缝,以便到了“雪精灵”松开它攥紧的拳头时,船只能够适航。尽管冰冻很严重,但是头顶上的太阳很灿烂。沿着大运河的河岸,你会看到许多船只被上下翻转过来,人们正忙着洗刷船只、用焦油涂抹船身。他们干活时,身边会放一只篮子, 篮子里面有棉絮做的衬垫,上面放着一个大茶壶,茶壶里装满了享誉靠前的饮料—热茶,繁忙的工人时不时地喝一碗,用它来解渴。 叫喊声又一次传来—“河流通航了,船过来了!”对于大运河沿岸的城市、乡镇和村庄的居民们来说,又一个安宁而繁荣的年份到来了。 离大运河不远的地方,有一处教会院子,也是李氏家族的家。 这本书讲述的就是李氏一家人和他们的朋友的故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