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与诗学

文化与诗学

  • 字数: 37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童庆炳,李春青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581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化与诗学》丛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丛刊,该基地为教育部全国100个重点研究基地中专享的文艺学学科研究基地。童庆炳、李春青主编的《文化与诗学(2015年靠前辑总第20辑)》的主体栏目是“图像与文字:晚清与民国文艺研究”,其下ll篇研究论文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晚清与民国时期文学、诗歌和绘画方面的论题,其中关于插页画与印刷资本主义的讨论、丰子恺绘画与诗歌的关联等文章,图文并茂,从新的角度阐释了相关的研究问题。本辑其他三个栏目的文章主要是对文化、文学及美学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作者简介
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兼职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文学评论》、 《文艺理论研究》 编委。先后讲授文学概论、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心雕龙研究等课程。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
目录
图像与文字:晚清与民国文艺研究
启蒙与信仰之间的困扰——读鲁迅《破恶声论》
古典人文烛照下的诗学祈向——“学衡派”的文化与文学论说
近代图像印刷资本主义——以《点石斋画报》插页画为中心的考察
“印象派”与“诗”:论丰子恺的绘画思想
《桥》中可曾有“桥”——关丁废名《桥》中破折号的解读
文类视角内的废名“文章观”
从白话诗到新诗:胡适“新诗”概念的转变
“诗人”鲁迅之发现——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再解读
徘徊于“抒情绪”与“叙事实”之间——重评徐志摩的新诗写作
“权”“力”之辩的文化主体性问题——朱自清文学鉴赏思想的历史缘起
文本内外:《背影》的症候分析——兼及文本解读中作者传记资料运用的正当性问题
理论视野
希利斯·米勒的文学伦理观
价值多元与价值虚无——从施特劳斯与伯林的思想张力看文化多元主义的悖论
消费时代与童年文化的经济——论现代童年审美文化的资本化进程
批评空间
“真实”作为美学命题在小说和绘画中的同构性与辩证法——以左拉和马奈为中心的一段问题史
明代“穷而后工论”意义向度的展开
“自然”概念在中西方文学创作理论中的贯通
“言、象、意”的本文层次观与中国接受美学
本文批评的建构
书评
宗教与文学——评顾彬的《中国诗歌史——从起始到皇朝的终结》
夯实学科基础。疏通今古交流——评十卷本《中华古文论释林》
放逐之旅与酷儿戏剧——评凯特·伯恩斯坦《性别是条毛毛虫》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