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修己自选集

黄修己自选集

  • 字数: 31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修己 著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60614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黄修己著的这本《黄修己自选集》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和学术史的论集。本书回顾现代文学学科创建和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反思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学科的特点,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如何提升现代文学史的史学品格,以增强学科的科学性。从“人的文学”的视角阐明、彰显“五四”新文学的思想特征,在这一视角下对作家、作品和文学史做新的阐释,挖掘其新的思想内涵,推进对现代文学发展过程的深入认识。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双线论,即在外来影响下经文学革命创立起来的白话新文学一条线,本民族传统文学在时代推动下渐进式地向现代转型的另一条线,这双线的并行共同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这个并行、交融的过程现在还没有完成,是应该重视的关系学科发展的一个研究方向。
作者简介
黄修己,1935年8月出生,福建福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62年开始发表与出版研究、评论现当代文学的文章和著作。1987年到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2005年退休。历任北京大学与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与名誉理事、教育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职。代表性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赵树理评传》等。多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很好成果奖、教育部很好社会科学成果奖、广东省很好社会科学成果奖、王瑶学术奖等。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二届很好社会科学家。
目录
学术自传
第一辑 学科史的前前后后
中国现代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的回顾
回归与拓展――对新文学史研究历史的思考
从“学以致用”走向“分析整理”――20世纪9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取向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阐释体系
新文学史研究的两种传统
谈汉语新文学的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过去和未来(节选)
第二辑 科学性的追求
文学史的史学品格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势大于人”
文学史和学术史研究的并行
现代文学研究的史论关系的再认识
在现代文学研究中,提倡科学精神
培育一种理性的文学史观
第三辑 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双线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著编纂创新的点、线、面、体
现代文学发生的双线论
现代旧体诗词应入文学史说
旧体诗词与现代文学的啼笑因缘
21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四辑 “人的文学”和价值观问题
价值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中国的“人的文学”传统
“人的文学”和战争文学――中国“抗战”时期战争文学的反思
人性论和中国现代文学
第五辑 回顾和反思
告别史前期,走出卅二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思考
奔向大学科,势在必行
谈四代学人和才、学、识
学科面临的几个问题
“干货”、证据和理论、阐释――黄修己先生访谈录(张均访录)
附录 黄修己主要著述目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