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象生

象生

  • 字数: 330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立新 著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869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立新著的《象生(中国古代艺术田野研究志)》研究主旨是以田野考察的新发现研求中国艺术中的新问题,选择的切入点是构成中国艺术本源的两个重要内容——物质史与文化生活。全书共分三章:
靠前章“物史在田野”。本章试图解明古代艺术的设计知识与技艺如何被制造、传播和使用的问题。通过田野考察发现了以前被忽视的四轮车、鹿车、纸伞、水碓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延续与作用,讨论了“设计学”“艺术人类学”以及工艺史资源的转换方式,并将其置于文化生活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
第二章“象生与原道”。本章通过处于艺术边缘的象生物、玩具、木版画等小系统,看到了通常被“遮蔽”了的艺术史现象,这些看似日常的、地域的、低俗的、简陋的“小道”,却是顽强地生存于生活之中,构成了中国艺术绵延数千年、弥漫几万里的艺术大链接,影响到经济、文化、艺术、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之“大道”。
第三章“艺术的张力”。本章是作者艺术史研究的重要结晶,关于“新设计史观、方法的转向、艺术学历程、价值新视角”的这些论述,不仅仅是关于物质史的研究,更是希望以此为路径,将它们在日常生活、东西文化交流和艺术学科建构中的瑰丽景致,重绘再现,致力于从艺术知识体系的构筑过程,重新思考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行为,在生活、社会和文明目前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李立新,江苏常熟人;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常务副主编;兼任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专著5部,其中《中国设计艺术史论》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二等奖,《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三等奖,《设计价值论》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主编《造物》丛刊等5种;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民族艺术》《艺术百家》《装饰》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录

物史在田野
论中国古代四轮车及相关问题
鹿车考述
移动与收放——中国纸伞的结构设计研究
轮音为商杵音角——景德镇地区水碓实测行记
蚕月祭典——湖州含山蚕花节考察记行
重构造物的模仿理论:紫砂器形的来源
从“人脸”到“兽面”——解开六朝瓦当的变脸之谜
一种被忽视的工艺史资源转换方式——非延续性工艺的再生产研究
象生与原道
论象生
玩物自信:中国民间玩具“玩”的特质
一个民间艺术群体的历史传承
设计寻踪:服务民生
日用作为设计的“原道”——兼谈“小道致远论”
一千二百年来中国木版画的全面梳理——张道一先生新著《中国木版画通鉴》读后
孕育紫砂器的土壤——评《紫砂的意蕴:宜兴紫砂工艺研究》
艺术的张力
中国设计学源流辩
我的设计史观
世纪的丰碑——《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序
设计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去田野中寻找生活的设计历史
中国艺术学85年历程
张道一:艺术学之子
庞薰琹百年祭
中国工艺美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工艺美术研究热点问题透视
价值论:设计研究的新视角
论苏州美专
百年“南艺”影响中国艺术历史进程的十个事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