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阶层犯罪论的构造

阶层犯罪论的构造

  • 字数: 27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车浩 著
  • 出版日期: 2017-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14734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32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阶层犯罪论的构造》一书是车浩在过去十多年里,持之以恒地思考和探索犯罪论体系的成果,也是车浩首本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本书以阶层犯罪论的结构为主题,分上下两篇,从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整体考察和具体展开这两个方面具体探讨。上篇共四章,分别从历史、话语、逻辑和功能四个角度,整体性地考察在中国语境下引入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境遇、理由和前途,体现了一种反思性和整体性的立场,属于“针对犯罪论体系进行的思考”。下篇五章,则是在各个阶层内部的一些具体构建,属于“根据犯罪论体系进行的思考”。
作者简介
车浩,1977年12月生,辽宁人,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刑法哲学与刑法思想史。
目录
导言阶层犯罪论与当代中国刑法
知识转型
一、德日阶层犯罪论的引入
二、犯罪论体系之争的意义
三、阶层犯罪论的本土探索
上篇阶层犯罪论的整体考察
第一章犯罪论体系的历史钩考
一、进入历史
二、犯罪论体系在晚清与民国的发展
三、犯罪论体系在1949年之后的境遇
四、犯罪论体系发展的历史评价与溯因
五、小结:未竟的循环
第二章犯罪论体系的话语转型
一、“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
二、德国阶层犯罪论中的“精英话语”
三、中国四要件理论中的“大众话语”
四、两种话语模式成因的比较分析
五、小结:司法专业化的呼唤
第三章犯罪论体系的逻辑进阶
一、理想类型的提出
二、要素集合与位阶体系
三、体系进阶:从四要件到三阶层
四、阶层犯罪论的实践优势
五、小结:升级与进阶
第四章犯罪论体系的功能导向
一、从存在论到功能主义的转向
二、构成要件阶层的功能化
三、违法性阶层的功能化
四、责任阶层的功能化
五、小结:回应刑法的社会任务
下篇阶层犯罪论的具体展开
第五章构成要件阶层之客观归责
一、问题的提出
二、假定因果关系不影响归责
三、结果避免可能性与假定因果关系的区别
四、结果存在避免可能性时的归责问题
五、小结:客观归责的方法论意义
第六章不法阶层之被害人同意
一、犯罪论体系变革作为问题背景
二、被害人同意的体系性地位
三、“一元论”的深度影响
四、被害人同意与四要件理论
五、地位之争的辐射效果
六、小结:不同立场的多元选择
第七章不法阶层之行政许可
一、行政附属性与行政许可
二、行政许可的体系性地位
三、有瑕疵的特别许可与法秩序统一性
四、有瑕疵的控制性许可与出罪判断
五、小结:行政许可的研究前景
第八章责任阶层之违法性认识
一、法定犯时代的违法性认识
二、平衡机制:错误的可避免性
三、错误可避免性的判断尺度
四、错误可避免性的审查条件
五、小结:法律后果的区分设置
第九章刑罚减免事由之罪量
一、罪量与但书的纠缠
二、罪量的体系性地位
三、责任主义对罪量的拷问
四、责任与预防:客观处罚条件之争
五、小结:罪量研究的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