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戏篓子

戏篓子

  • 字数: 20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作者: 杨玉芹,上官修启 著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1040459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玉芹、上官修启著的《戏篓子:尹桂霞评传》为柳琴戏艺术家尹桂霞生平记述,以口述笔录的方式,十分详细生动的展现了尹桂霞从小学艺、历尽艰辛、坎坷多难、执着坚忍的一生,颂扬了她为柳琴戏艺术是一部全面、很好、具备文献价值的戏曲艺术家传记。附录部分包括尹桂霞演出剧目唱腔和剧本等内容。
作者简介
杨玉芹,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任职于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学术兼职主要有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鲁苏皖豫拉魂腔系剧种比较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京剧器乐曲牌渊源与京剧化创新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京剧器乐曲牌研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戏曲音乐理论与评论人才培养”、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京剧器乐曲牌吸取与变革创新探论”、“柳琴戏‘自由性’艺术特征研究”。
上官修启,男,1966年3月生,汉族,山东临沭人。党员,本科学历,新闻工作者,供职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临沂大学沂蒙文化研究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特聘教授。多年来以文谋生,编著文字以数百万计。曾在《鲁南商报》开设“上官说事”个人评论专栏,获山东省市地报好专栏二等奖、鲁南新闻奖很好品牌栏目奖。个人电视文集《声情画意》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章家世:尹成潭与“尹家班”
一、爷爷尹成潭拖家带口南下逃荒
二、为养家糊口学唱拉魂腔
三、口传心授教出一个“尹家班”
四、拉魂腔各路传播,众班社功不可没
第二章幼年学艺只为生存
一、随父学戏
二、学戏的苦,赛黄连
三、初次登台
四、未裹小脚的幸运
五、机缘巧逢“春生哥”
六、“打戏”的是与非
第三章旧时演艺的辛酸泪
一、一家人四处唱戏讨生活
二、遭欺凌泪往肚里流
三、吃着百家饭,夜宿在破庙
第四章戏班里的“金童玉女”
一、苦孩子拜师学戏练苦功
二、“碰班子”碰出黄金搭档
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四、二英子热心传戏
第五章抗战演出找到价值与自尊
一、投身抗战宣传
二、从旧艺人到文化战士
三、黎明前的黑暗
第六章从旧社会艺人到新中国演员
一、尹家班从此分两地
二、在新沂民营剧团的日子
三、徐州演出的火爆
第七章火红的岁月
一、王股长“三顾茅庐”
二、“带戏”演出惊四座
三、“戏改”的春天
四、演出的火爆
五、勤奋刻苦学文化
第八章十年之痛
一、突如其来的灾祸
二、在困难的日子里
三、艺术世家的遭遇
四、地方戏曲元气大伤
第九章苦尽甘来育桃李
一、重返舞台的丈夫累倒在舞台
二、从舞台到讲台
三、口传心授,“老一套”并不过时
第十章尹桂霞的艺术特色
一、行当表演艺术
二、“戏篓子”是怎么炼成的
附录
一、尹桂霞唱腔设计经典剧目
二、尹桂霞口传传统戏
三、尹桂霞口传经典传统“篇子”
四、尹桂霞演出剧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