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菲利普.拉金文化策略研究

菲利普.拉金文化策略研究

  • 字数: 3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肖云华 著
  •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23536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1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肖云华著的《菲利普·拉金文化策略研究》对诗人菲利普·拉金诗歌作品的英国性成因及变化过程进行了讨论,分析焦虑如何影响了诗人国家民族身份的塑造并探索诗人自身的操纵如何影响了其诗歌英国性的现状。首先回顾了英国性的定义和其作为身份操纵的本质,并总结了拉金诗歌中公认的英国性特点;接着从理论的角度探索了焦虑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可行性,认为以福柯为代表的权力理论常常把个人身份归结于社会力量的作用,忽略了个人在身份确定中的主动性;然后用海德格尔的焦虑理论证明个体焦虑是决定身份的重要力量,并以拉金的《树》为例说明焦虑在身份确定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焦虑与身份操纵
三、研究重点、研究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 拉金诗歌的英格兰特性
一、英国经验主义
二、传统性和地方性
三、惧外主义
第二章 英格兰特性
一、何为英格兰特性?
二、英格兰特性:焦虑与操作
三、英格兰特性与不列颠特性
四、不列颠之外的英格兰特性
五、“他者”眼中作为身份操控的英格兰特性
六、对拉金的英格兰特性的重新思考
第三章 身份、个体焦虑和身份操纵
一、身份
二、焦虑
三、基于焦虑的身份操纵
第四章 英格兰转向和个人焦虑
一、《北方船》的失败和英格兰转向
二、拉金的生活焦虑和诗歌风格
三、拉金的职业焦虑和诗歌风格
四、拉金的信仰焦虑和诗歌风格
第五章 《树》:生存的焦虑与诗人身份
一、愁绝:最本己的知识
二、遮蔽:针对自身的抗争
三、废话?作者抗争的暗喻
第六章 叶芝:影响的焦虑
一、影响的焦虑
二、叶芝:克诺西丝的对象
三、对哈代的意义“续完”
第七章 从视角理论看《北方船》的失败
一、《北方船》失败的民族主义借口
二、《北方船》的视角
三、《北方船》失败的视角理论解读
第八章 “戏剧化的自我”:拉金诗歌中拟称的文化意识形态功能解析
一、作为传统修辞的拟称
二、表达文化意识形态
三、宣传民族生存结
第九章 《电网》:没落帝国的文化隔离墙
一、《电网》:拉金边界意识的代表
二、拉金的受害者焦虑
三、拉金的文化保护意识
四、拉金的文化隔离意识
第十章 拉金眼里的大自然:“如此空缺!”
一、忘我:如此穹顶让我清醒
二、荒凉:如此空缺
三、被抛:没有浅滩,也没有船
四、生存:一开始是无聊,而后是恐惧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
    众所周知,只有“我”才能知道自己所想,而第三人称则能提供客观描述所需要的视角。在诗歌中,说话人可以是文本内的角色,也可以是文本外的作者,或者二者身份的结合。拟称作为叙述手段在英国诗歌中很常见,但是对多数作诗人而言,它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在他们的作品中,说话人和人物一般没有确切的身份,很难说属于哪个特殊的文化群体。比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拟称广为人知,但其中的“我”并没有确切的身份,“我”也没有身份意识。威廉,布莱克在《扫烟囱的男孩》中,以扫烟囱的小孩的身份叙述自己的经历,但其中小男孩并没有身份意识,诗歌也不凸显其文化身份。同样,华兹华斯的诗歌常常描述英国乡村景物,但其中的“我”并没有特意强调其英格兰文化属性;作品中的景物常常以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英国景物呈现给读者。《孤独的刈麦者》《我是一片孤独的云》思考的是“我”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我”所处的地域或者文化色彩。哈代的诗歌也是如此,他从不刻意强调自己或者自己所描述的对象是英国的。可见,英国传统诗歌虽然常常以英国为背景,但并不刻意强调其英国属性;诗歌拟称不表达身份意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