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治及其意义

法治及其意义

  • 字数: 27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陈金钊 著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131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内容简介
《法治及其意义》是“华东政法大学65周年校庆文丛”之一,由陈金钊著。在中国需要长期坚持法治战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权力与权力、权力与权利、权利与权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需要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三位一体同时推进。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排除左与右的干扰,讲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需要的法治之理。讲述法治之理就需要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在法治实现的过程中,迂回到很多现实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形成法治共识,坚守形式法治,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法律方法来处理问题。
作者简介
陈金钊,1963年12月生,山东省莘县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二级教授、科研处处长、科学研究院院长、法律方法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长期在山东大学、河南大学任教;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山东省法学会法律方法研究会会长、CSSCI集刊《法律方法》主编。先后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全国师德优选个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山东省高校靠前青年教师”、“山东省很好教师”等荣誉称号。
长期致力于中国法律解释学研究,对法律方法论学科的创建做出较大贡献,是靠前目前法律方法论(法律解释学)研究方面代表性学者之一。主要学术旨趣在于:研究能够为中国法治服务的法律方法论体系;在理论和经验的交融中寻找解决法律问题的实践智慧;创建有中国问题意识、旨在解决中国问题的法律解释学派。
目录
第一章法治战略研究及其意义
一、由战略思维所衍生的法治战略特点
二、法治战略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用战略思维思考法治的意义
结语
第二章法治所能解决的社会矛盾分析
一、当代中国实施法治战略的问题意识
二、法治能解决什么样的社会矛盾
三、实施治国战略的法治方式
结语
第三章法治中国建设需要讲“法治之理”
一、“法治之理”及其意义阐释
二、探究“法治之理”的问题意识
三、“法治之理”的功能诠释
结语
第四章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
一、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解读
二、重塑法治之法,确定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前提
三、在实施法治“战略”中构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第五章法治思维的前提之殇及其修复
一、由法律的不确定所引发的法治不可能性
二、修复法治思维的前提所需要的姿态
三、通过方法修复法治之法
结语
第六章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
一、社会主义需要把法治作为核心价值观
二、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证成
三、如何理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语
第七章法治共识形成的难题
一、当代中国法治思潮的表现
二、反思法治思潮塑造法治共识
三、共识的形成与法治中国的未来
结语
第八章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
一、法律决断论与主体选择论的冲突
二、法学主体性及法官自主性的张扬
三、可以选择使用的法律与方法
四、独断论与沟通论的融合
第九章对形式法治的辩解与坚守
一、形式法治面临的难题
二、形式法治的必要性
三、实行形式法治的可能性
第十章面对多元规范体系的思维统合
一、多元规范体系及其对法治的挑战
二、法律思维对其他规范体系的统合功能
三、统合性法律思维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