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云南回忆

云南回忆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 作者: 刘星 曲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3053676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页数: 8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华乐论坛暨“新绎杯”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评奖获奖作品系列丛书。乐曲共三个乐章。
刘星编曲的《云南回忆》是其中一本。
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完成于1986年,那一年,作曲家刘星24岁。一个24岁的青年作曲家为一件几乎湮没了许多世纪的古老乐器写出一首从真正意义而言接近改变了它在当代中国民族器乐领域历史地位的很好之作。    刘星说,《云南回忆》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手“弹”出来的。从很初主题的酝酿,到全曲基本轮廓的完成,他都是通过自己弹奏,自己听、审,等自己满意后再记录下来的。这应该是作为演奏家刘星的一种特殊创作方式。它立即让我联想到,我们古往今来的无数很好的民间艺术家们,在他们进行民歌、民间器乐的“创作”时,既是编者、作者,又是歌者、奏者(所谓表演),同时还是自己作品的听赏者。正是在这样“三位一体”的音乐实践中,才产生了千千万万首很好的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作品。对于熟悉阮这件乐器演奏技巧、充满创作冲动、学过现代作曲技巧而又不愿意循规蹈矩、才智皆备的刘星而言,他“选择”这种具有深厚传统的民间创作方式,是顺理成章的,也被证明是成功的。其实,说“弹”出来只是一种“表”,从“心”里流淌出来才是它的“里”。刘星说,《云南回忆》的独奏和协奏是同步构思、同步写出,而不是完成独奏部分的写作后再回头考虑乐队音乐的。当他对一段独奏音乐基本满意时,他不仅已经有了乐队音乐的“腹稿”,而且还会让乐队继续往前延伸,等到这个段落可以暂时停顿时,他再回头根据乐队音乐的织体和情绪“弹”出独奏部分。这可能又是“刘氏作曲”的一种特殊方式,我们无须判断它有无普遍性,但可以肯定,采用“同步”写作方式,既可以给独奏与乐队音乐充分发挥的空间,又能保证其结构与语意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云南回忆》三个乐章的音乐之所以给人流丽、明畅、气贯长虹般的感受,似乎与这种写作方式不无关系。
作者简介
刘星,作曲家,1974年开始师从月琴演奏家冯少先学月琴,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1982年以月琴专业毕业,现在为自由音乐职业者。刘星不仅擅长中阮、月琴演奏,还具有非凡的创作才华,作品涉及交响乐、民乐及影视音乐,还对新音乐创作有大胆尝试。他还曾创作了月琴与乐队的室内乐《天地之间》靠前、三、五号,民乐作品《动物组曲》,慢板交响乐《无形之梦》,扬琴协奏曲《云谁之思》及大量新时代(New Age)音乐。
目录
《云南回忆》无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