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近代史纲要PBL教学体系

中国近代史纲要PBL教学体系

  • 字数: 29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杜志章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092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史纲要PBL教学体系》作者杜志章以该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为基础。结合多年来的PBL教学实践,成功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PBL教学体系,是与教材接近匹配的教师参考用书。其内容涵盖了从1840年直到今天中国的历史,分为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包括近代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等内容;中篇“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人产党的创立、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等内容;下篇“辉煌的历史征程”包括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早期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历史征程等内容。
作者简介
杜志章,男,1972年生,湖北咸丰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纲要”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湖北地方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2013年8月赴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做访问学者,2015年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2016年入选全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第四批)。
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四项。代表著作有《中国道路――思想前提、价值意蕴和方法论反思》(与欧阳康教授合著)等三部。研究论文有《中国共产党90年纠“左”反右斗争的回顾与反思》《“一元知名品牌与多样共存”制度结构的理论逻辑和历史依据》等三十余篇。
在教学方面,承担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主持湖北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互动教学研究”,发表《论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等多篇教学研究沦文。教学效果良好,曾被多个班级评为“很受欢迎课堂”。2015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
目录
课程导论
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性质
二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
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内容
四 主要参考书简介
上篇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四 教学小结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二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三 PBL案例教学:如何看待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作用?
四 教学小结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 太平天国运动
二 洋务运动
三 戊戌变法
四 教学小结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 辛亥革命的大致经过
三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及失败的根源
四 教学小结
中篇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 辛亥革命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二 中国人民的现实遭遇
三 “两个中国”之命运
四 教学小结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伟大意义
四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五 教学小结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二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实践
三 新道路理论及其伟大意义一一实事求是
四 教学小结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 日本对华政策的由来
二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四 中国为何放弃日本战争赔款
五 教学小结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形势及其变化
二 共产党为何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三 教学小结
下篇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四 教学小结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二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 有中国特色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五 教学小结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 良好的开局
二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三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四 教学小结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一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二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六 教学小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