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生产"机制与实证研究

  • 字数: 34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安乾 著
  •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311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安乾著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生产机制与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总体上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理论分析论证建城优先的合理性,通过文献梳理、历史对比,结合计量分析、GIS影像,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区位理论、社会物理学理论、超发展理论、外部经济理论、地租和土地利用等传统理论,探讨城与市的关系,解析城市化道路,分析磁体与容器的矛盾,区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特征。根据城市化动力机制不同,本书对比分析资本驱动的城市化道路和政府知名品牌的城市化道路,归纳总结了两种城市化模式,并对照分析了时下中国城市化呈现出的建城优先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的生产”和“资本的城市化”理论,构建了中国“城市空间的生产”理论框架。实证分析论证建城优先的可行性,以郑州市区为例,获取郑州市长时期的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郑州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特点和动力因素变化,利用社会经济分析法、文本和景观图像法分析郑州市生产空间、物质空间和流通空间的生产机制,利用案例对比分析城市空间自然演变和城市空间生产的差异,再通过与其他典型省会城市空间扩张效率的对比,找出郑州市优先建城后存在的差距,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安乾,河南兰考人,经济学博士,河南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治理、乡村聚落等,已在《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商业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在研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
1.1.2 城市空间转向与经营城市思想
1.1.3 郑州的城市化进程与战略定位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2.3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2 城与市的关系:城市化道路的解析和经验
2.1 城与市的关系
2.1.1 城市起源揭示城与市的先后关系
2.1.2 城市定义侧重点从城到市到城计
2.1.3 城市本质多倾向于“市”
2.1.4 城与市――磁体与容器的矛盾
2.2 磁体与容器:城市化道路解析
2.2.1 城市化的内涵
2.2.2 城市化道路的内涵
2.2.3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2.3 城市化道路的国际经验
2.3.1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2.3.2 亚洲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2.3.3 拉美、非洲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2.3.4 国际经验的启示
2.4 小结
3 城市化经典模式:资本驱动的城市化道路
3.1 人口集中与城市经济增长
3.1.1 城市人口持续集[Fi
3.1.2 人口城市化
3.1.3 城市经济增长
3.2 资本驱动城市化进程
3.2.1 资本与市场经济
3.2.2 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
3.2.3 经济城市化
3.3 扩散与空间城市化
3.3.1 城市空间扩张
3.3.2 空间城市化
3.3.3 精明增长
3.4 资本驱动的城市化道路
3.4.1 理论框架
3.4.2 理论总结
3.5 小结
4 建城优先:政府主导的城市化道路和中国快速城市化
4.1 经典城市化道路的改变
4.1.1 时代背景发生变化
4.1.2 城市发展思想的变迁
4.1.3 行政力介入城市化进程
4.1.4 城市化道路改变的再审视
4.2 政府主导的城市化道路
4.2.1 运行机制
4.2.2 理论总结
4.2.3 理论框架
4.3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4.3.1 城市的演变特征
4.3.2 城市化研究的三个向度
4.3.3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
4.3.4 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4.4 建城优先的快速城市化道路
4.4.1 城市空间快速扩张
4.4.2 建城优先的时空条件
4.4.3 建城优先带来的矛盾
4.5 小结
5 权力、资本与空间的生产:中国城市化的新路
5.1 空间的生产:理论回顾与阐述
5.1.1 从马克思到列斐伏尔的空间观
5.1.2 “资本的城市化”理论
5.1.3 “空间的生产”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5.2 权力、资本与空问:城市空间的生
5.2.1 三者的关系
5.2.2 “城市空间的生产”理论框架
5.2.3 城市经营
5.3 中国城市化的新路
5.3.1 时代背景
5.3.2 走向“市民的城市”
5.3.3 城市经营下城市空间的生产
5.4 小结
6 郑州市空间的生产:历程与机制
6.1 郑州的城市形成与演变
6.1.1 郑州历史变迁
6.1.2 郑州市空间形成和演化的基础
6.2 郑州城市扩张的时问演变分析
6.2.1 城市空间扩张阶段
6.2.2 城市扩张的速率分析
6.2.3 城市扩张的弹性分析
6.3 郑州城市扩张的空问演变分析
6.3.1 城市扩张的物理特征
6.3.2 城市扩张的空间分异
6.3.3 建设用地结构性特征
6.4 郑州市“空问的生产”机制分析
6.4.1 实证研究
6.4.2 郑州市生产空间的变化
6.4.3 郑州市物质空间的生产
6.4.4 郑州市流通空间的生产
6.5 郑州市空问演变与空问的生产对比分析
6.5.1 老城区空间布局演变
6.5.2 郑东新区空间的生产
6.5.3 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的生产
6.6 小结
7 郑州与部分省会城市空间扩张效率的比较分析
7.1 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问演变及效率
7.1.1 实证方法
7.1.2 中国城市扩张的特点及演变
7.1.3 中国城市扩张的效率分析
7.1.4 典型省会城市的选择
7.2 城市的空问和经济效率对比
7.2.1 指标体系
7.2.2 结果分析
7.2.3 对比总结
7.3 城市的就业对比
7.3.1 城市就业规模变化
7.3.2 不同行业单位从业人员变化
7.3.3 对比总结
7.4 郑州的城市地位与城乡发展比较
7.4.1 城市地位
7.4.2 郑州市在河南省内的地位
7.5 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