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回乡记:我们眼中的流动中国

回乡记:我们眼中的流动中国

  • 字数: 225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贺雪峰,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编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7528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再难也要回家人情渐淡 熟人社会即将面临终结宗族复兴 宗法道统重塑乡村秩序催婚催生 婚育观念的代际冲突如何化解老何所依 亟待突围的乡村公共服务困境乡土性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植根千年,“回乡”也早已成为每个个体寄托乡愁,寻找记忆的自觉行为。在今天涉及近十亿人口的城市化浪潮中,“回乡”更是这个巨变时代的一个缩影。贺雪峰教授汇编了36篇返乡见闻笔记,呈现了全国不同地区乡村的熟人社会、宗法秩序、婚育选择、公共服务、村庄秩序出现的巨大变迁和面临的新问题,为关心自己家乡、热爱这个国家的人们提供了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真实状况的一幅画卷。
作者简介
贺雪峰,长江学者,有名三农问题专家,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乡村基层民主和乡村建设理论研究。研究方向: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目录
导  读 中国乡村正经历少有的巨变一、乡村社会 二、家庭与养老 三、社会分层四、低保与扶贫五、借贷与保险六、农业治理七、信访制度
摘要
    故园,渐行渐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故乡行,夜深万家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故园无此声。
    过年那几天,往日寂静的村落变得喧闹起来,村落的天空蓦然多了几缕炊烟,故乡的颜色也从单调变得多彩。几日的喧嚣过后,炊烟散尽,村落又归于平静。人头攒动的村落人去街空,很多人踏上外出打工的征途,背后是父母凝望的眼神,还有爱人和孩子守望的身影。回到村落里,一个很突出的感觉就是,时代变了,故乡也变了。我们从繁华喧闹的都市,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村落;从工业社会的关系结构,走向农业社会的关系结构;从一个时间和空间脱离,走向另一个重构的时间和空间。猛然间发现,故乡已然变了模样,没有田园牧歌,没有柳暗花明,却多了几分机器的轰鸣声和一股浓浓的铜臭味!童年时代的美好场景只能在回忆里重现,见到儿时的同伴时,会拿出来回味一番。现在对故乡的认知,变得孰悉而又陌生,曾经的故乡,渐行渐远……
    游子求学,故乡从此只有冬夏,再无春秋。从出生到小学毕业,我在那座村庄里长大,因此村庄的景象常常徘徊在脑海中,那里有我只顾贪玩时父亲严厉的训斥声,有母亲喊我回家吃饭的吆喝声,有我和同伴们玩耍时天真烂漫的嬉笑声。这些声音总是在记忆里回荡,美好而温馨。小时候,天天盼望着自己快点儿长大,可是长大了,却又幻想着能回到童年。小学六年级毕业,还是十二岁的懵懂少年的我,背井离乡,去很远的镇上求学,每隔一个月回一次家。上高中和大学时,回家的次数更少,所以对家乡的记忆大多停留在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寒暑假。每次寒暑假回家,村落中我所熟悉的地方就会少一点儿,那是我仅有的根和值得留恋的地方。当根逐渐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大潮中很终消失不见时,我才慢慢懂得什么是浓浓的乡愁。那方水土、乡亲的劳作和亲情正是我认识世界和深人生命记忆的源头。熟悉而又陌生的村落
    项城市,是豫东南的一个小县级市,因生产味精以及民国总统袁世凯的缘故而闻名。这座古老的城市还有着“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的称号。因我们村所在的镇位于项城市的中部,又生产皮革,被称为“中原皮都”,也因此与莲花牌味精、建筑防水并称为项城市的三大支柱产业。这三大支柱产业是项城市的主要税收来源,也是项城市摆脱“贫困市”称号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也是三个污染很好严重的产业,常被《焦点访谈》提及。当时的家乡人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抉择是要百万人民的生计,还是要环境。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农业大县,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没有秀丽的旅游资源可开发,只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辽阔的庄稼田,而摆在家乡人面前的是一个大大的“穷”字,所以只能发挥区域特色,以粮食为原料生产味精。按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C.斯科特的观点,生存伦理根植于农业社会的经济实践和社会交易中,在社会控制的资源范围内,要保证所有人都能得到起码的生存所需资源,在这一意义上的平等主义要求一切人都能生存,而不是一切人接近平等。因此评价一项制度是否公平的标准就是能否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也就是现在社会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家乡的情况是温饱解决了,却牺牲了环境。记得在县城上高中时,味精厂就在离我们学校两公里的地方,排出的酸性气体呛得人很好难受,鼻子酸酸的,直流眼泪。
    人类对大自然做了些什么,大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手段回馈人类。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对污染企业加大治理力度,县里也关停了一些重污染企业,它们多是小型企业。镇上的很多皮革厂被强制关闭,然而,支撑全县经济的味精厂却岿然不动,但是被要求进行转型升级,并且要对排放物进行处理。此后一些制鞋厂、制药厂、服装厂随之而起,当然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政府的默许下搞城市扩张,也搞得轰轰烈烈。春节后,我去了几次市郊的城乡接合部,发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城市扩张来势汹汹。高楼映衬下的农村,犹如被大军压境,仿佛在机器轰鸣声中,会瞬间灰飞烟灭。让人欣慰的是,城里的空气不再刺鼻难闻,改善了很多,有了一种久违的清新。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