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代建阳书坊之小说刊刻

明代建阳书坊之小说刊刻

  • 字数: 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涂秀虹 著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789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福建建阳为宋元明三代全国刻书中心之一,在中国印刷目前的地位令人瞩目。现存明代小说三分之二以上的刊本出于建阳书坊,因此,建阳刻书对于明代小说的繁荣乃至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走向具有决定性意义。建阳刊刻之小说多为书坊自编自刊,与闽地之教育普及、史学积累、清官文化、民间信仰等关系极为密切。建阳被称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独特的地域文化决定了建阳刊刻小说明显的地域特征,在题材选择上以讲史、神魔、公案三种类型为主,而少有人情小说。受朱子闽学精神深刻影响,建阳书坊刊刻小说通过讲述故事通俗演绎儒家义理,在刊刻形式和销售定位上具有普及文化、教化民众的自觉意识。
作者简介
涂秀虹,199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古典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专著《元明小说戏曲关系研究》曾获福建省社科很好成果青年佳作奖。
目录
导论建刻:传承经典普及大众/1
第一章明代建阳刊小说及其地域文化特征/27
第一节明代建阳刊刻小说概况/29
第二节小说语体与题材选择/44
第三节编刻类型与版式特征/56
第二章讲史小说之文体兴盛与按鉴编撰方式/67
第一节建阳书坊与讲史小说的文体兴盛/69
第二节从史部图书的刊行到按鉴演义的编撰/88
第三节历史演义"按鉴"的性质和意义/97
第三章神魔小说编刊的文学与文化背景/105
第一节建阳刊刻神魔小说/107
第二节建阳刻书之于神魔小说兴盛的意义/118
第三节建阳刊刻神魔小说的地域文化背景/129
第四章公案小说编刊的文化背景/137
第一节司法类书籍的传播氛围/139
第二节明代公案小说多出于建阳书坊/147
第三节"家有法律"与公案小说的类型特征/155
第四节世情:公案小说的内核/165
第五章经典小说刊刻:《三国志演义》/173
第一节建阳书坊刊刻之"三国"小说/175
第二节叶逢春本:现存最早的建阳刊本《三国志传》/191
第三节关索和花关索故事的插入/203
第四节余象斗刊本以及融合江南本风格的变化/213
第六章经典小说刊刻:《水浒传》/221
第一节建阳刊刻《水浒传》的早期版本/223
第二节评林本前后的《水浒传》刊刻/234
第三节种德书堂本、插增本与评林本的彼此关联/241
第四节插增本、种德书堂本、评林本、刘兴我本异同略说/255
第五节刘兴我本与其他三种嵌图本/266
第六节明代末年建阳刊本与江南刊本的融合/272
第七章从《精忠录》到《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熊大木编撰模式考察之一/277
第一节《精忠录》的内容及其文献来源/279
第二节《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图像和附录来源/283
第三节小说正文与《精忠录》的关系/290
第四节小说对《精忠录》的依承与扩展/297
第八章版本微观:传播价值与艺术价值/301
第一节《水浒志传评林》的版本价值——以容与堂本为参照/303
第二节《水浒传》不同版本的文学价值——以评林本和贯华堂本为中心/317
第九章建阳刊小说的插图形式/335
第一节以上图下文为主的多种插图形式/337
第二节插图形式的传统渊源和读者定位/348
参考文献/355
后记/36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