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镜中乡土与乡民

镜中乡土与乡民

  • 字数: 21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杨红菊 著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71920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红菊著的《镜中乡土与乡民--1949年以来的中国乡村电影研究》从中国乡村电影的历史变迁、叙事模式、人物谱系和文化意蕴四个角度展开系统研究。当代中国乡村电影的乡土叙事可分为“红色的道路”“黄色的桎梏”“蓝色的理想”“绿色的家园”与“五色的风尚”五种模式,塑造了丰富独特的乡民形象谱系,生动地诠译了整个中国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的变迁。
作者简介
杨红菊,女,1972年生,湖北江陵人,博士,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影视文化研究与批评。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乡村电影创作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传统的萌芽:早期乡村电影的多向探索
第二节 压力下的生长:十七年乡村电影的坎坷行进
第三节 新时期乡村电影:共同的关注不同的言说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电影:弥合与疗伤的转喻
第二章 镜中乡土:1949年以来乡村电影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红色的道路:社会主义农村致富蓝图的畅想
第二节 黄色的桎梏:传统文化的禁锢寓言与现代主体性启蒙
第三节 蓝色的理想:城乡对立结构中农民理想的迷失与变异
第四节 绿色的家园:在人与自然的生命关系中追寻诗意的栖居地
第五节 五色的风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民风裂变与典范树立
第三章 镜中乡民:1949年以来乡村电影的人物谱系
第一节 乡村干部系列:乡村权力景象的能指符码
第二节 乡村能人系列:民间力量的发掘与现代观念的狂想
第三节 乡村文化人系列:选择的围城与生存的尴尬
第四节 乡村女.陛系列: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的注脚
第四章 1949年以来乡村电影的文化态势及其前瞻
第一节 1949年以来乡村电影创作的文化态势
第二节 1949年以来乡村电影文化意蕴的建构体系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乡村电影创作的文化问题
第四节 域外乡村影像的启示
第五节 中国乡村电影的生存现状与发展方向前瞻
结语
附录 1949-2004年中国乡村电影主要片目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