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改编的逻辑

改编的逻辑

  • 字数: 29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孔小彬 著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031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0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80年以来,大量当代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并获得成功。这些文学作品何以被选择?又何以改编成现在的样子?孔小彬著的这本《改编的逻辑(电影导演与198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通过深入考察谢晋、张艺谋、陈凯歌、姜文、张元等十二位有名导演的改编经历,试图揭示电影改编的内在逻辑。我们认为:导演是改编的中心环节,既是文学的读者又是电影的作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说,导演的思想观念、影像语言、个性风格、市场意识等因素在改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编的过程即是作家的艺术与导演的艺术之间复杂的对话过程,本书以丰富的个案研究致力于揭示这一过程。
作者简介
孔小彬,男,1978年生,江西九江人。文学博士,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两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读者理论视野下的电影改编研究
第二章 “视域融合”——作为“前理解”的思想观念
第一节 谢晋:主流意识形态的世俗化
第二节 黄健中:改编中的理论自觉
第三节 谢飞:理想主义与教化意识
第三章 “具体化”——影像艺术与原作的创造性对话
第一节 张艺谋:摄影师眼中的文学图景
第二节 陈凯歌:影像的寓言结构
第三节 霍建起:唯美与诗化的影像
第四章 选择与“误读”的偏执——导演个性风格的同化力量
第一节 姜文:表演的张力与风格的强烈
第二节 张元:边缘人的身份认同与叛逆的文本选择
第三节 黄建新:荒诞的现实及其结构
第五章 “阐释群体”——市场意识的渗透
第一节 冯小刚:商业的与人文的标准
第二节 滕文骥:大众化的稀释策略
第三节 夏钢:都市言情小说的朴素阐释
结语 从作家的艺术到导演的艺术
附录 本书所涉导演之电影改编目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