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瓦格纳与《尼伯龙根指环》

瓦格纳与《尼伯龙根指环》

  • 字数: 24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韩锺恩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66019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韩锺恩主编的《瓦格纳与尼伯龙根指环——音乐学写作工作坊专题文论汇编》分为两大部分:瓦格纳专题和《尼伯龙根指环》专题。收录了多位青年音乐理论学者的很好文章,他们就瓦格纳歌剧、乐剧中的序曲、前奏曲进行研究,内容牵扯到动机音响结构谱系以及无终旋律与半音技法。还以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指环》为主题,从西方音乐史、作品分析、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多学科的角度进行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韩锺恩,男,1955年3月5日出生上海,汉族。
音乐美学家,音乐批评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国家重点学科音乐学专业音乐美学方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2004-2015)、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2005-2015)。
目录
瓦格纳专题
学会提问并依此结构书写音乐中的声音
“不合时宜的沉思”——瓦格纳成名作《黎恩济》序曲之媚俗的现实与媚雅的幻象
从“荷兰人、森塔动机”中窥视瓦格纳主导动机的创作
戏剧至上的理念——论《唐豪塞》序曲中管弦乐与曲式结构的作用和地位
探寻瓦格纳歌剧“交响化创作思维”在序曲中的体现——对《罗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的分析
时间悬停之处——从瓦格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的“渴望动机”说起
《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特殊”聆听感从何而来
无自我的湮没,无需自我的沉沦——针对瓦格纳乐剧《女武神》终曲的美学探讨
那里是否存有“罅隙”?——针对《齐格弗里德葬礼进行曲》主导动机相关问题的探讨
骆驼、狮子、孩童:生命成长三向度——从前奏曲看瓦格纳《帕西法尔》的创作风格
《尼伯龙根指环》专题
《尼伯龙根指环》多学科专题论坛
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音乐语言与戏剧观念的变化——创作中断前后比较
《指环》与象征主义——以《齐格弗里德》中的音乐象征手法为例
作为结构方式的无终旋律刍议并及瓦格纳音乐结构观探讨——以四联剧《指环》的两幕场景为对象
交响性的戏剧戏剧性的交响——针对《齐格弗里德》终场与《齐格弗里德牧歌》的分析
“献祭”之隐喻——《众神的黄昏》终场的多层声音与多重感知
何以构建的绝对——针对瓦格纳乐剧《女武神》终曲的二次探讨
一位人类学家的目光: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论神话与音乐
半熟·惠流·动静——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的实验音乐民族志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