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党意与民意

党意与民意

  • 字数: 29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肖守贸 著
  •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041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了1933~1934年北平市参议会、1946年北平市临时参议会和1947~1948年北平市正式参议会召开的背景、参议员的选举过程和人员构成、参议会召开后议案提交和处理情况等,着重分析参议会的实际运作。作者指出,北平市参议会的运作一直处于异常复杂的派系环境中,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内部、国民党内部的政治角逐对参议会的运作效果和议政特质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简介
肖守贸,1975年生,江西吉安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政治转型和中国近代思想史,已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目录
绪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既有研究回顾
三资料基础
四全书结构
第1章北平市参议会产生的背景
一晚清至民国前期对代议政治的基本认识及实践
二北平市(京师)自治的发展
第二章1933~1934年北平市参议会的运作
一国民政府制定的参议会相关法律
二从两次选举看参议会内部的派系分野
三地方力量对自治的认识:朱清华的思想与行事
四党方的组织与董霖之思想
五围绕北平市参议会组织机构与职能的法律争议
六参议会之运作
第三章府会矛盾的演变与市参议会的结束
一袁良主政北平与府会矛盾初现
二《改进地方自治原则》的内容和政治含义
三市参议会对《改进地方自治原则》及《修正〈改进地方自治原则〉要点之解释》的批评
四关于《北平市地方自治改进办法大纲》的争论
五府会之争及北平市自治的演变
六国民党在府会之争中的表现
七区坊改制与市参议会结束
八30年代北平市参议会命运的政治含义
第四章北平市临时参议会的成立
一战时及战后有关民意机关立法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演变
二战后北平市的党政关系
三临时参议会的成立和运作
第五章战后正式参议会的运作
一正式参议会之成立
二正式参议会选举及参议员的政治派系
三参议会的实际运行:总体状况和民社党、青年党的表现
四国民党在参议会中的议政:与无党籍地方人士的对比
五参议会的议政品质
结语
附录
一北平市第1届参议员题名录
二《改进地方自治原则要点之解释》及其修正案
三战后北平市正式参议会第1届第1次大会29名参议员简历补充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