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月亮和六便士/毛姆著

月亮和六便士/毛姆著

  • 字数: 15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毛姆
  • 出版日期: 2017-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11346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天才小说家”毛姆代表作,一字未删“足本”,权威翻译,文笔优美 62种文字风靡全球110个国家,两度改编成电影,全球累计热销超6000万册 白岩松、余华、村上春树、杨澜、蔡崇达、、感动推荐 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 附赠高更名作精美明信片"
内容简介
《月亮和六便士》讲述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由于迷恋上绘画艺术,毅然决然放弃了原有的家庭和工作,到巴黎学习画画,追求梦想的故事。他似乎是“被魔鬼附了”,他的冷漠无情让他看上去像一个游离于世界边缘的异类。身处异乡的他几乎身无分文,饱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但是,对梦想的着迷,驱使他在经历几番遭遇后,仍然着了魔似的追寻着有关绘画的表现手法,他的灵魂似乎一直在寻找一种解脱,并通过画作来表达这个不羁灵魂对于世界的认识和评判。直到他终于寻找到那个寄托心灵的地方——塔希提,这个岛屿远离文明世界,这里的一切原始、宁静、神秘,与他的艺术气质相辅相成。在这个岛上,他终于完成了一个天才最后的夙愿,在灵感的推动下创作出震撼人心的画作。 本书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探索了现实与理想、世俗与精神、个性与天才、社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英国有名小说家、剧作家。1874年出生在巴黎,1897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此后陆续创作了多篇小说、剧作,成为红极一时的剧作家,代表剧作有《弗雷德里克夫人》。1915年发表《人间的枷锁》,1919年发表《月亮和六便士》,1944年创作《刀锋》。毛姆的作品尖锐独到,才华横溢,金句百出,对人性的解读更是直戳人心,在现实主义文学目前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目录
暂无
摘要
    一
    说实话,初识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那阵子,我没觉得这人有什么特殊之处,然而现如今,几乎人人称其伟大。这种“伟大”,不同于声望正隆的政客或战功显赫的军人的那种伟大。这些人能够名噪一时,更多的是地位发挥着作用,而非自身原因。等到这一切如云影般掠过,“伟大”的光芒也就不再闪耀了。所以人们常会觉得,卸任之后的首相,之前不过是个吹牛皮的演说家;荣归故里的将军,其实只是个无聊乏味的街头霸王。而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伟大,保证的货真价实。或许,你对他的艺术无法苟同,却一定会去关注。他的作品扣人心弦,震荡心灵。思特里克兰德被人嘲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那些给他辩护或对他赞誉有加者,也不再被当作异类。在世人看来,他的缺点俨然成为他过人之处的来源。在艺术目前,他的地位该如何定论,接近可以作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崇拜者对他的颂扬,贬抑者对他的谩骂,都可能源于他们自身的偏颇和妄断,但有一点没有人可否认:他天赋异禀。我觉得艺术家的个性是艺术中很令人津津乐道的部分。假如艺术家个性鲜明,那么就算他有一千种缺点,我都会宽容。我认为,论绘画,委拉斯凯兹应该比埃尔?格列柯技高一筹,但由于他的画作太过泛滥,使人们产生审美疲劳。而那个来自克里特岛的画家,其画作带有一种骚动的欲望和悲情之美,就如同永恒的献祭一般,将自己隐秘的灵性公之于众。无论画家、诗人,抑或音乐家,作为艺术人,都会用高雅或赏心悦目的作品装点现世以满足人们对美的欲望,不过这和人类的性本能有类似之处,都有着粗暴的一面。在将作品呈现到世人眼前之时,艺术家也让世人领略到了他个人的伟大风采。窥探某个艺术家的隐私就像阅读探案小说那样让人着迷。这一奥秘和大自然一样深不可测,接近无解。即便是思特里克兰德很蹩脚的作品,也能使你些微看出他怪异、错综复杂、备受折磨的性格特点。因此,即使是不喜欢他画作的人也无法对他视而不见。正是因为这一点,让那么多人对他的生活以及性格充满好奇,兴味盎然。
    思特里克兰德去世的第四个年头,莫里斯?胥瑞在《法兰西信使》上发表了那篇有名文章,这位默默无闻的画家才没有被湮没。他的这篇文章成为先声,很多之前守旧的作家这才循着他的道路继续前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法国艺术评论界没有哪个人能够比胥瑞更具性。胥瑞提出的论点都能令人印象深刻,不过赞赏稍有些过了头,此后的舆论风向也证实了他评判的公正性。基于他的论调,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名声终于坚不可摧地树立起来。思特里克兰德的逆袭,这在艺术目前着实是富于浪漫色彩的典型事件。我在此处并不想对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作品做出评论,除非这些创作涉及画家的性格。某些画家高傲地认为,外行根本不懂画儿,外行要对艺术品进行鉴赏,优选的方法就是闭上嘴,然后慷慨地掏出支票。说句老实话,认为艺术是只有名工巧匠才能理解的技术活,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情感的呈现,艺术应该使用一种大众皆能理解的语言。但我也承认,如果没有掌握技巧的实际知识,艺术评论家很难做出真正有价值的评论;其实我本人对绘画恰好什么也不知道。不过幸运的是,我在这方面不必去冒任何风险,因为我的一个朋友――爱德华?雷加特先生,他既善于写作,又对绘画有很深的造诣。他曾在一本书中对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作品进行过细致的研究,并且文风优美,足为典范。但不幸的是,在当下的英国,这种文风远远达不到它当时在法国时受人追捧的程度。(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