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年真题详解

历年真题详解

  • 字数: 444千字
  • 装帧: 袋装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作者: 李永新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5274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8《选调生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详解》(中公版)共收录了16套真题,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综合知识)真题8套,申论真题8套。本着贴近选调生考试特点、求新求全的原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省(市),精选2014—2017年选调生行测考试真题、2015—2017选调生申论考试真题,能够体现选调生考试的具体情况,帮助考生明确备考方向。
作者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2017年天津市选调生录用考试综合知识试卷(精选)(1)
2017年河南省选调生选拔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12)
2016年天津市选调生录用考试综合知识试卷(36)
2016年山西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54)
2015年辽宁省选调生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77)
2015年浙江省选调村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94)
2015年湖北省选调生招录考试综合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116)
2014年河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133)
2017年天津市选调生录用考试申论试卷(156)
2017年四川省选调生录用考试申论试卷(162)
2016年山西省选调生录用考试申论试卷(168)
2016年天津市选调生录用考试申论试卷(174)
2015年浙江省选调村官考试申论试卷(181)
2015年山西省选调生招录考试申论试卷(187)
2015年四川省选调生录用考试申论试卷(193)
2015年上海市选调生录用考试申论试卷(199)
参考答案(205)
摘要
    2017年天津市选调生录用考试
    综合知识试卷(精选)

    编者注:本试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共50题)和公共基础知识(共90题);主观题为辨析题(共4题)。以下为本试卷的精选部分。

    靠前部分  客观题

    (一)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一、数字推理:共5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备选项中选择你认为很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1. 2,  4,  7,  12,  19,  (    )
    A.28    B.30
    C.34    D.56
    2. 3.02,  4.03,  6.05,  9.08,  (    )
    A.12.11    B.13.14
    C.14.13    D.15.14
    3. 1,  2,  9,  121,  (    )
    A.251    B.6900
    C.16900    D.960
    4. 3,  7,  16,  107,  (    )
    A.1704   B.1072   C.1707   D.1068
    5. 1,  3,  4,  1,  (    )
    A.9    B.7    C.5    D.3
    二、数学运算:共5题。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可以跳过去不做,待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6.若两个数的平方差为19,之和为19,那么这两个数的积是多少?
    A.86    B.90    C.100   D.120
    7.有一个分数,分子加1,分母减1,就变成■;以分母、分子的差做分子,以分母、分子的和做分母,所得分数为■,问原分数值是多少?
    A.■    B.■    C.■    D.■
    8.一个五位数,左边三位数是右边两位数的5倍,如果把右边两位数移到前面,所得到的新的五位数要比原来的五位数的2倍还多75,原来五位数的值是多少?
    A.22545    B.17535
    C.12525    D.11575
    9.有甲、乙两个工程队,乙队任务临时加重时,从甲队抽调了四分之一的队员支援乙队。此后甲队任务也有所加重,于是又从乙队现有人员中调回了十分之一的人员,此时甲乙两队人数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A.甲队原有16人,乙队原有11人
    B.甲乙两队原有人数比为16∶11
    C.甲队原有11人,乙队原有16人
    D.甲乙两队原有人数比为11∶16
    10.缺
    三、选词填空:共5题。要求你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
    11.我们要创造条件,使知识分子的才能得以充分(    )。
    A.展现    B.发展
    C.施展    D.伸展
    12.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
    A.建构    B.构筑
    C.建立    D.构造
    13.大脑具有把化学信号从一条神经(    )向另一条神经的传输功能。
    A.传递    B.传送
    C.传输    D.输送
    14~15.缺
    四、语句表达:共5题。要求你从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方面对有关语句做出判断。
    1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B.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C.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运载火箭圆满成功了
    D.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运载火箭取得了圆满成功
    17.下列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张强见自行车陷入轨道内,虽采取紧急措施,但为时已晚。事发突然,张强无责任
    B.由于苏XX的罪行,致使部分群众不敢乘地铁列车,引起他们的不安全感
    C.根据原告阐述的事实,本庭认为:被告应负法律责任
    D.根据我国《刑法》,应判处被告有期徒刑3~5年
    18.下面四句话中,表达有歧义的一句是:
    A.门外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李小龙与王虎的孩子先跑了出来
    B.年终总结时,大家都觉得马亮进步很快
    C.学员们全神贯注地听班主任讲话
    D.大雪停了,他想马上回图书馆去
    19.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很好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事情发生后,顾主任立即同党支部研究,决定就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讨论
    B.这所医院组成一个以领导、医生、护士三结合的防治小组,经常深入农村
    C.本品是用金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D.当学习刚刚取得一点成绩,他就开始有点骄傲了
    五、段落阅读:共5题。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来完成这一陈述。注意:供选择的答案有时可能是短文内容的一个复述,有时则满足了陈述中的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很相符合。
    21.原子结构很像太阳系,中心是原子核,周围环绕着一些带负电荷的电子。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它由一些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所组成。
    对这段话表述准确的是:
    A.原子核处于太阳系的中心
    B.原子核由带负电荷的电子以及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所组成
    C.原子由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所组成的原子核组成
    D.原子核由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22.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可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质必须高度稳定。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A.人造关节用金属或塑料制造不合适
    B.塑料人造关节容易老化
    C.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特质很活跃,有腐蚀作用
    D.制造人造关节必须选用化学性质高度稳定的金属和塑料
    23.人的世界观的形成有一定的轨迹,人的一切言行总是一定“轨迹”的体现,资产阶级的唯我主义的形成是圈内半径运行轨迹的结果。这个“圆”的圆心就是“我”,“半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
    对文字中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是自我标榜
    B.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是唯我主义的表现
    C.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是“唯我”,一切利害得失均以“我”为核心
    D.资产阶级世界观是由总以“我”为核心去处理利害得失而形成的
    24.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就知道作书人的意思。意思是离不开语言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接近表达出来的。如果有且只有于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杖。这就是“得意忘言”,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对文中,“得意忘言”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明白了文句的字面意思,就要忘记文句
    B.明白了文句精神实质,就要忘掉文句
    C.懂得了文句精神实质,就不拘泥于文句
    D.懂得了文句的字面意思,就不受文句
    25.缺
    六、阅读理解:共5题。给出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有5道小题,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很恰当的答案。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物的世界,在它同爱的世界之间断绝交通的时候,便失去了它的平衡。于是我们就不得不为极低廉的东西,付出灵魂的代价。而这种事情只能发生在物的监狱以其铜墙铁壁永远牢不可破威胁吓唬我们的时候,于是就引起了可怕的战斗、嫉妒和压迫、争夺空间和机会,因为这些都是有限的。我们痛苦地意识到这种事情的邪恶,努力采取一切措施,在一个残缺不全的真理的狭窄范围内加以调整。这种努力导致失败。只有它帮助了我们,它以它的一生给我们证明,我们有个灵魂,它的住所在爱的王国里,当我们达到精神上自由的境界时,物就无法以其虚假的价值霸道地欺压我们了。
    26.这段话的主题是:
    A.我们的物的世界丰富多彩,应该珍惜
    B.人们应该有一个爱人的心,去抵制物质所带来的诱惑
    C.人应该有感情
    D.物质是战斗、嫉妒和压迫的来源
    27.文中“断绝交通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A.物的诱惑使人们失去理智而做出不应该的事情
    B.两个世界没有联系的方式了
    C.物的世界和情感世界被隔断了
    D.人们陶醉在物的世界里而看不到其他美好的东西
    28.在文中“吓唬我们”是什么意思?
    A.有人威胁他们
    B.因为犯罪而受到身心上的惩罚
    C.他们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谴责
    D.大众舆论让他们内心里感到难受和内心谴责
    29.本文中的“狭窄范围内加以调整”指的是:
    A.因为不合实情而做出调整
    B.因为范围空间太小而做出调整
    C.人类从狭窄的认识范围内不断吸取教训而不断进步
    D.真理是一个比较狭窄的空间,需不断做出调整
    30.本文中作者强调的是:
    A.物质,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B.真理的世界要不断地开拓
    C.人们应该有一颗爱心,去爱这个世界,不再局限于物的世界,让世界更加美丽
    D.人们应抛弃物的世界,用爱心去建设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七、类比推理:共5题。试题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很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31.滑板:运动
    A.药:治病    B.饮料:果汁
    C.电影:广告    D.新闻:报纸
    32.侵蚀:削弱
    A.压缩:服从    B.联合:净化
    C.增加:扩大    D.坚持:改进
    33.阅读:技能
    A.种瓜:技巧    B.焊接:技术
    C.浏览:才华    D.作诗:天赋
    34.面粉:小麦
    A.大米:稻谷    B.桔子:葡萄
    C.饼干:面粉    D.罐头:菠萝
    35.水果:苹果
    A.香梨:黄梨    B.树木:树枝
    C.宝马:奔驰    D.山:高山
    八、演绎推理:共5题。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36.四个人在议论一位明星的年龄。甲说:她不会超过25岁;乙说:她不会超过30岁;丙说:她的年龄保证在35岁以上;丁说:她的岁数在40岁以下。实际上只有一个人说对了。那么正确的是:
    A.甲说得对    B.她的年龄在40岁以上
    C.她的岁数在35~40岁之间   D.丁说得对
    37.缺
    38.小魏、小雷和小李三个同学在议论刚参加完的高考。小魏很有把握地说:“我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小雷犹豫了一下才说:“重点大学我考不上了。”小李说:“要是不论重点或不重点,我考上是没问题的。”
    结果表明,三人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