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与经典的文学对话

与经典的文学对话

  • 字数: 23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哈旭娴 著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048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约翰·厄普代是20世纪美国重要的新现实主义作家,纵观他一生的创作,很多欧洲经典作家对他的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宗教观上,厄普代明显受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尔凯郭尔的影响,表现出信仰与道德分离的宗教观念;在主题选择上厄普代与美国19世纪作家霍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小说技法上纳博科夫的创作方法也极大影响了厄普代。故本书的上编旨在探讨上述作家对厄普代创作风格所形成的影响。此外,纵观厄普代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可以发现,神话在他的文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书稿的下编重点关注厄普代如何通过重述经典呼应当下的大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精神,借此考量他作为“美国文人”的社会自觉;并借助于他的经典重构文本探讨作家对既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创新与突破。
作者简介
哈旭娴,女,江苏南京人,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先后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美国德州农工夫学英语系防学研修。主要从事当代美国文学、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绪论约翰·厄普代克文学批评视野
上篇追根溯源:厄普代克与西方经典作家的对话
第一章信仰与道德的分离:克尔凯郭尔神学思想影响下的厄普代克
第一节厄普代克“道德怠惰”之争
第二节无解的道德困境
第三节道德困境中的反讽
第四节在性爱中感受恐惧
一精神在原罪中苏醒并延续
二在性爱中发现恐惧、逃避死亡
第二章灵魂与肉体的张力:厄普代克对霍桑困境的思考
第一节厄普代克的霍桑探索之旅
第二节霍桑的信条与厄普代克的“红字”
一肉体与灵魂的关系
二语言的高度掌控
三含混的灵魂原则
第三章作者·读者:厄普代克与纳博科夫的文学对话
第一节厄普代克故事中的纳博科夫幽灵
第二节美国作家与美国文学传统
第三节“艺术即游戏”与“艺术表现现实”
下篇走出现实主义:厄普代克重构文学经典
第一章厄普代克与经典重述
第一节神话的降格:当代经典重述
第二节影响的焦虑
第三节经典重述的互文性
一人物的沿用与变形
二情节的套用与延伸
三主题的延续与颠覆
第二章厄普代克后现代社会的经典反思
第一节厄普代克与后现代社会的文学精神
第二节大众消费文化的展示与思考
一后现代社会中的大众消费文化展示
二大众消费社会的“异化”
三个体主义与“合理的自私”
第三节后现代语境中两性关系与种族关系的新视角
一两性关系的重新审视
二美国将是所有人的美国
第三章厄普代克经典重述的语言张力
第一节不可靠叙述与反讽修辞
一突破叙述视角局限,引发叙述的不可靠性
二叙述话语的不可靠性
三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读者的伦理取位
第二节隐含作者与潜在话语
第三节元小说叙事与虚构指涉
一露迹
二自我指涉
三碎片与拼贴
四戏拟
第四章厄普代克经典重构的空间形式
第一节并置与循环:叙事的物理空间
一并置的物理空间设置
二循环的空间设置
第二节隐性的文本空间
一并置的线索情节
二片断陈列
三作为象征的空间
第三节构建认知诗学视角下的读者心理空间
一多重视角叙事丰富读者心理空间
二空间对照冲击读者心理空间
三象征的意象渲染读者心理
四信息拼图强化读者心理的不确定性
五绘画空间营造艺术感
结语
厄普代克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