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广东音乐家研究

广东音乐家研究

  • 字数: 37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何平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23527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25篇关于广东省音乐家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与贡献的论文,包括:延安“鲁艺”音乐系里的“广东仔”、萧友梅音乐创作的学理意义、谈冼星海的音乐教育实践与音乐教育思想、冼星海——马克思中国化进程中的旗帜性人物、关于冼星海音乐创作中的若干问题解读、关于叶纯之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教学、李凌音乐评论的贡献新解——从“音乐是什么”说起、陈洪学术思想——中国新音乐主张与策略、对赵宋光立美观的解读、他写出了人民与军队的歌声——记章枚、深植泥土的电影音乐战士——张棣昌、谈广东“何氏三杰”音乐文化的成因与发展、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我的老师陆仲任、何士德与他的<新四军军歌>等。
作者简介
何平,音乐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首任院长、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首任系主任,现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现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第七、第八届副,中国高教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高教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副会长,并兼任靠前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相继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学士学位: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许勇三教授),获硕士学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9币从钱仁康教授),获博士学位。至今已发表学术著述300多万字,创作各类器乐、声乐、舞蹈、影视音乐作品100多件;主持重量、省部级科研及教改项目11项。被评为“全国很好教师”“南粤很好教师”。曾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抢先发售理论评论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等。
目录
永恒的记忆——关于百年来广东音乐家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和贡献的研究
经典是需要继承的——2016首届南国音乐花会理论研讨会学术综述
第一部分 冼星海研究
作为音乐理论家的冼星海
冼星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旗帜性人物
乐不惊人誓不休——冼星海111跨世“纪·念”
以冼星海发展民族音乐的精神观察当下音乐教育
冼星海音乐作品中的时代因素
探究冼星海复调作品的民族性
冼星海的歌曲创作
第二部分 广东音乐家的学术思想
叶纯之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教学实践
何安东先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
李凌音乐评论的贡献新解——从“音乐是什么”说起
陈洪广州时期音乐思想研究
第三部分 广东音乐家作品的民间地域风格
歌声中的烽火岁月——章枚与他的音乐
一个电影战士的音乐人生——记张棣昌
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我的老师陆仲任
广东“何氏三杰”音乐文化的成因与发展
广东音乐一代宗师——吕文成
第四部分 广东音乐家的作品影响
延安“鲁艺”音乐系里的“广东仔”
铁军东进云岭回声——记何士德
作为作曲家的青主
苍鹰慈航——作曲家李鹰航百年诞
艺出营盘军歌嘹亮——寻访肖民
第五部分 广东音乐家的风格引领
对马思聪和声技法的研究及认识
一个在放逐中坚守的乐魂——我眼中的黄锦培
军人气质时代特征——郑秋枫音乐作品中的时代性
涛声依旧沧海桑田
第六部分 广东音乐家的音乐创作探索
音乐创作中的大众文化品质——记刘长安
用中国的语言写世界的音乐——陈怡和她的音乐
肖像与观察:李海鹰及其音乐创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