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是匆忙中写就的历史

新闻是匆忙中写就的历史

  • 字数: 30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嬿如 著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3131686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闻传播学新锐丛书。本书系作者求学治学教学至今积累的部分精选成果。其中《秋天的收获》为作者的传播学理论创新成果;《春天的种子》则分门别类展示作者前后20多年做成的实证研究,并且与《秋天的收获》呼应,二者互相证明,作者遵循靠前学术惯例,优选行长期、刻苦、系统、细致的各种实证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新的概念表述乃至传播学的新理论。
目录
第一篇 传播学创新研究:理论篇
从科学思维的视角探索传播学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突破框架解放传播沟而能通
传播效果研究如何走出困境
传播学创新:从“刻板成见”到“解放心灵”
人即讯息——论新媒体时代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转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二篇 传播学创新研究:实证篇
新闻是匆忙中写就的历史——西方报界如何发现并报道的一篇内部讲话
传播学研究的前沿与中国人信仰的重建
发展传播学与中国的发展现实
调适理想与现实:中国大众传播功能的新视角
转型时期中国传媒社会功能界定
信仰传播效果的3M模式——《青春之歌》的传播学解读
中国的传播实践对传播学理论的启示
第三篇 全球传播与文化认同的新思考
与时俱进宣传爱国主义
重大突发事件与民族凝聚力——以2008年抗震救灾直播报道为例
电视节目与爱国主义教育——在青少年中进行的实证调查研究
跨文化传播原理在我国对外宣传中的运用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媒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全球脑,中国心:网络时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第四篇 教育传播与教学创新:观点与实践
高等教育方法的3个比喻
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生教育
思辨与实证并重,创造知识
第五篇 媒体内容中的性别与婚恋
感情纠葛何时休——关于主旋律电视剧的忧思
超越性别的女性形象:电视剧《戈壁母亲》中的传播与和谐
当代中国影视中的女性形象之嬗变
广告中的女性社会角色
当代题材主旋律电视剧中的三角恋爱(1992-2003)
附录
丰盛的匮乏: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文学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跨越时空的文学感动——从一首获奖儿童诗谈起
公益广告调适理想与现实
电视剧应该培育大众的健康情感
电视剧传播要注重精神效果
流星划过之后的思考
激情何以燃烧——从电视剧收视率谈起
让高尚成为自然——英雄主义系列影片展播观后
从英雄到名人——兼论电视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发挥红色经典的教育作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和平时代更需要信仰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现实意义
气势氛围机制——红色文化的传播
现在的歌为什么难听?
陈嬿如学术创见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