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莲花中的珍宝
装帧: 线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泰)阿姜查弟子 著;捷平 译
出版日期: 2013-12-01
商品条码: 978710009988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62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南传佛教大师,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阿姜查·须跋多的一生及其教导。阿姜查年轻时研究过基础佛法、戒律,以及经典,后随当地禅定大师修习。他依苦行僧的传统方式生活达数年,曾和本世纪伟大的禅师阿姜曼度过一段开悟性的时光。他的教导方式简明,含义却深远,吸引了不少西方人从他受教。
作者简介
阿姜查·须跋多(1918-1992),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南传佛教大师之一,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年轻时研究过基础佛法、戒律以及经典,后随当地禅定大师修习。他依苦行僧的传统方式生活长达数十年,教导方式简明,含义却深远,吸引了不少西方人从他受教。
目录
法耘译者序1
中译序3
青涩岁月
童年的隆波3
隆波牛蛙4
初发心5
成为寺童6
出家当沙弥8
还俗9
怕鬼10
隆波的初恋12
恋人结婚了!13
友谊的考验14
优选的挑战16
出家
出家成为比丘19
出外参学21
父亲最后的要求23
无常故苦24
改变修学方向27
头陀生涯
开始头陀生涯31
深信因果33
拜见尊者阿姜曼37
遭遇野狗42
第一次在坟场43
嘿,又来啦!47
资具之苦54
不攀缘58
朴素之道63
残障男孩的佛法65
勿躺林道67
好人在哪里?69
它就是它的那个样子71
执着之苦75
鸣鹿说法79
以法为皈依81
老和尚的脾气84
阎王的使者88
断食与喝尿90
体悟世俗谛92
三个征相97
法的治疗101
心灵的避风港103
饵上的鱼106
独自专修108
身病心不病109
巴蓬寺
巴蓬寺的诞生113
吉祥的征兆116
挨饿——修行的第一堂课118
衣着与住宿120
食物、食物!122
医药与治疗124
早期的作息和修行128
生活中的戒与律129
喝杯苦茶!131
犯戒了!133
修定最为乐134
白衣说法135
不准偷懒!136
绝诸戏论137
法会保护你138
心惊胆战话隆波139
重点归纳141
1.强调正念141
2.远离邪见我慢142
严厉依旧143
克制、控制和注意力145
忍耐、坚毅还有自制146
公事第一147
魔罗与障碍149
法的资财154
大殿及斋堂156
围墙和道路157
法定地位159
布萨堂160
隆波的茅舍161
钟楼162
博物馆163
其他大事记164
我们的隆波
我们的隆波167
魅力带来的省思169
耐心和毅力170
慈心171
神通异迹172
随缘应化173
少欲知足174
自由自在175
幽默的智慧176
1.荆棘捉贼176
2.保证灵验177
3.解铃系铃178
4.谁拍打谁?178
5.不存在的演员178
6.无分别心179
7.死硬的环保主义者179
8.绝不破戒180
知恩报恩181
教导的重点183
1.接受痛苦183
2.苦的原因183
3.苦的熄灭183
4.道184
出家人的戒条187
1.毗尼耶187
2.寺院日常作息及修行190
头陀行193
禅修与般若195
什么是三昧?197
当西方遇见东方
楔子201
超越言语206
第一个西方弟子——阿姜苏美多209
棒喝218
开示佛法222
最后的日子
隆波的疾病229
1.第一次疟疾230
2.哮喘230
3.第一次口腔病231
4.第二次疟疾231
5.第二次口腔病231
6.脑疾232
我的脑子我决定234
珊瑚藤235
严酷的考验236
最后的谈话238
舍下色身240
皇室的护持242
回寺院244
慈悲超越专业246
五蕴如马248
一体两面250
无声的教化251
不同的意见252
隆波的过世254
附录
阿姜查的僧伽规约257
国际丛林寺院259
摘要
阿姜查是泰国东北部人。于1918年6月17日星期五,出生于乌汶府哇邻参叻县(WarinChamrap)的一个小村落——廓村(BanKoh),这里过去也称作倥堆村(BanKontuay)。隆波的父亲是马(Ma),母亲是萍·幢雀蒂(PimChuang-chote)。在十个兄弟姐妹中隆波排行第五。 小时候的隆波身形圆鼓鼓的,所以玩伴们都称他“牛蛙”。他的嘴巴很阔,上唇往上翘,泰国东北部人称这种面相“霸喙”(Pakhaew)。除此之外,他的左右耳也大小不均等。 从隆波儿时起就很亲密的朋友浦·杜马空(PudTumakorn)说,在朋友当中隆波很爱说话,小小年纪就在同伴中显现出非凡的领导才华,总是不断提出新点子,分派工作给其他人。他总是开开心心玩乐,只要有一天不在,小朋友们就会若有所失,没有隆波在场,聊天也感到乏味。隆波小时另一个明显的性格是喜欢和乐。从来没有看过他和谁争吵或欺负别人。相反,每当同伴们发生争执时,他都会运用他那独特的能耐来协调,想办法解决争端。另一方面他也很大方慷慨,公平地对待每个人,这使得大家都很尊敬他。 隆波牛蛙 小孩子的个性喜欢模仿,乡下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通常喜欢玩体能游戏,例如扮演兵士或警察之类。可是隆波却喜欢别的角色。 他经常向人提起:“小时候,每当玩游戏我就是喜欢扮出家人。我会指定自己是住持,用一块大人平时做杂务用的作务布围起来当袈裟。吃饭时间到了,我会敲钟,扮演信众的玩伴就拿水来供养,然后我会给他们祝福。” 初发心 隆波在温馨和稳定的环境下长大,他的家庭在村里算是相当富裕的,发生饥荒时经常布施予贫穷人家。隆波个子强壮,行动敏捷,精力充沛,而且食量也很大,是属于火型性格的人。他总是很勤奋,没一刻静下来。从小就协助家里作务,主要的两项工作是负责饲养水牛和照顾烟草田。每天早上起来用过餐点之后,他就准备午餐便当,然后把水牛从牛棚中赶到空旷处放牧。在让水牛吃草的时间里,他会跑去捉田鸡和鱼,或者采集蘑菇、竹笋作晚餐用。这是典型的泰国东北部农村生活的写照。 以他的年龄来说,照顾四五英亩的烟草田实在太吃力了。他必须协助耙地、浇水、收割,还有烟草加工。之后家人就会把制成的拿去和邻居交换其他产品。虽然每天忙着帮助农务,他9岁时就开始对寺院的活动感兴趣。在廓村小学读完一级之后,他想去寺院里当寺童。 成为寺童 许多年之后,当隆波年纪老了,有位西方人来到巴蓬寺拜访,问起隆波是什么因缘令他小时候对出家生活产生向往。隆波回答:“嗯,在还未出家之前,我就很自然地不敢做坏事。我是个老实人,从不说谎,一向正直。和别人分东西时,我总是拿小的那份。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这种性格定型之后,我很自然地想走上出家这条路。我一直都是这么想,可是问起朋友时,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情形就是这样子。其实这是过去的业带来的。而这些善因又形成现在的思想和行为。我不断思考这件事,它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 在另一个场合,他半开玩笑地对在家弟子说,他之所以会出家是因为懒得再去浇那些烟草,对在家生活无尽无休的工作感到厌倦。“我只不过是个小孩子呀,从来没有机会像大人那样抽烟。可是他们却要我一大清早起身去浇那成千上万棵的烟草……多可怜!” 隆波的姐姐提起,家里发生了一件意外激发隆波去出家。她说道:“家里的人并没有要他去当寺童,那是自愿的。有一天他心不在焉地帮他哥哥舂米,没注意到臼还未装好。他的哥哥只好把臼搬起来安装。一个不小心,一块木片飞弹起来重重地击中他,他一定是被击伤了,当场激怒起来大声叫道他要出家去了。” 不久之后,他要求父母亲带他去寺院,并请求他们允许他当寺童。他们没有反对,把他带到廓村寺(WatBanKohNohk)去。在那里阿姜利(PhraAjahnLee)答应接受及照顾他。从此,他开始以寺童的身份学习寺院规矩和日常作务。而在这同时,其中一位最亲密的朋友——浦,也和他一样在这间寺院里,在阿姜彭的照顾下当寺童。这样一来隆波在这儿有个伴。P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