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村庄的记忆、舆论与秩序

村庄的记忆、舆论与秩序

  • 字数: 23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文玲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770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学者的惯常视野中,传统社会中维系乡村秩序的力量除了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就是以宗族势力、地方乡绅为代表的地方势力。那除了这两股力量,还有没有一股恒常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在维系着农村社区的秩序?如果存在这股力量,这股力量是如何维系的?维系的机制是什么?    通过对郄家庄多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村庄舆论可以认为是这股恒常的民间力量。基于集体记忆的村庄舆论作为一种无形的非常不错对村民的行为产生具有历史性的持久的约制,强化了村庄内部各种规范,达致对社区秩序的维系。村庄舆论作为维持社区秩序的一股恒常的民间力量,达致的是一种以农民为推动主体,以舆论为作用载体,以集体记忆为持续发生作用机制的自发的秩序。    《村庄的记忆、舆论与秩序》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上都有所尝试,体现出研究实践中现象学社会学灵动的独特风格,同时笔者本着"底层的农民的视角"出发的研究将农民长久以来在乡村秩序维系上被遮蔽的主体性地位凸显出来。
作者简介
    陈文玲,女,辽宁大连人,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讲师。很近发表论文包括“村庄舆论的表达与规范呈现”、“基于社区应急救援视角下的共同体意识重塑与弹性社区培育”、“道德分层与村民的‘脸面’”等。
目录
目录序/ 1章导论/ 1节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1第二节文献述评/ 3第二章研究设计/ 48节调查点的选择与资料的获取/ 48第二节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50第三节研究对象简介/ 51第四节主要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52第三章集体记忆/ 54节村民心里牢固的集体记忆/ 54第二节集体记忆的形成/ 69第三节村庄集体记忆的特点/ 79第四章村庄舆论/ 84节舆论的内容/ 85第二节舆论的直接作用/ 111第三节舆论的受制因素/ 116第五章集体记忆、村庄舆论与社区秩序/ 123节社区秩序与行为规范/ 123第二节从舆论到规范到社区秩序/ 127第六章结论以及讨论/ 159节集体记忆、村庄舆论与社区秩序之间的内在联系/ 159第二节本书实现的各种超越/ 161第三节自发的秩序/ 163附表/ 166部分访谈记录/ 167致谢/ 26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