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汉语新型构式的语义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新型构式的语义认知研究

  • 字数: 28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作者: 陈文博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68595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1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汉语新型构式的语义认知研究”为题,重点选择“很+NP”、“被+X”、“有一种X叫Y”、“V的不是A是B”、“X向左,Y向右”和“且X且Y”六类新型构式,围绕着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展开研究,旨在探讨现代汉语新型构式形式和语义匹配的认知机制,并为探求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系统演变的内在规律寻找途径。 本书主要以概念整合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将当代现实生活语言与汉语语法研究相结合,特别注重语法与修辞互动关系的考察,在大规模网络论坛和新闻标题语料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对现代汉语六个新型构式提出了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
陈文博,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修辞学。主持并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教材和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本文关注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二节本文题旨与选题价值
第三节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语料来源
第二章汉语新型构式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最+NP”构式相关研究
第二节“被+X”构式相关研究
第三节“有一种X叫Y”构式相关研究
第四节“V的不是A,是B”构式相关研究
第五节“X向左,Y向右”构式相关研究
第六节“且X且Y”构式相关研究
第七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汉语新型“最+NP”构式的语义认知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最+NP”的基本结构类型
第三节“最+NP”构式的语义特征
第四节“最+NP”构式的语义整合性
第五节“最+NP”构式的承继性与创新性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汉语新型“被+X”构式的语义认知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被+X”的基本结构类型
第三节“被+X”构式的语义特征
第四节“被+X”构式的整合机制
第五节“被+X”构式的承继性与创新性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汉语新型“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有一种X叫Y”构式的结构类型
第三节“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特征
第四节“有一种X叫Y”构式的认知基础和整合机制
第五节“有一种X叫Y”构式的承继性与创新性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汉语新型“V的不是A,是B”构式的语义认知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V的不是A,是B”构式的结构类型
第三节“V的不是A,是B”构式的语义特征
第四节“V的不是A,是B”的构式义及其整合的修辞动因
第五节“V的不是A,是B”构式的承继性与创新性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汉语新型“X向左,Y向右”构式的语义认知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X向左,Y向右”构式的结构类型
第三节“X向左,Y向右”构式的语义特征
第四节“X向左,Y向右”构式的语义认知基础
第五节“X向左,Y向右”构式整合的修辞动因
第六节“X向左,Y向右”构式的语义形成机制
第七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汉语新型“且X且Y”构式的语义认知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且X且Y”构式的基本结构类型
第三节“且X且Y”构式的语义特征
第四节“且X且Y”构式的演变:从实体到框填
第五节“且X且Y”构式的语义认知机制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九章对汉语新型构式形成机制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汉语新型构式形成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汉语新型构式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本研究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十章结束语
第一节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节本文不足之处及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