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权威来源和权威作者。 作者古尔登是美国有名的政治作家,曾长期从事情报分析工作。写作本书时,他发现能收集到的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出奇地好,包括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也就是“五角大楼朝战文件”。特别难得的是,他得以看到美国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加上情报分析背景,能从海量的数据库中整理和“翻译”成大众容易理解的情境和语言。 本书出版后就成为军史研究权威作品,为之后的朝鲜战争史研究提供了原始素材,被学者大量引用,如《朝鲜战争》的作者王树增、研究冷战史的著名学者沈志华、《最寒冷的冬天》的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等。 ② 全景式写法,提供了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 书中从三个层次对朝鲜战争进行了描述,分别是战略决策层、战争决策层和战场亲历者。着墨最多的,是美国有关朝鲜战争的决策和停战和谈的极尽详细的内幕。这种全景式的再现,比起单一角度的写法,读者更能看到战争的全貌。 本书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不错视窗,非常适合“参与式”的读法,磨炼自己的判断力和智慧:在书中人物的重要关头,要做抉择时合上书——想像自己如果是他,会怎么办——想清楚后打开书,看看这个人是怎么做决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后果是什么——比较自己和书中人物,选择和方法上的异同。 ③ 像故事书一样好看的军事史书,还有好译者、好译本的加持。 作者笔下的历史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军事、政治各方斡旋张力很强,战争场面既见宏大叙事,又见人性的细微刻画,呈现历史的偶然和必然。书中更有很多美国优选决策当局的内幕情节,着力刻画了诸多军政要员的独特性情和手段,如杜鲁门的固执轻率、艾奇逊的聪明傲慢、麦克阿瑟的乖戾戏剧化等,如在眼前,读来就如同小说一样好看。90年代初期,译者于滨、谈锋和蒋伟明翻译了本书,由解放军出版社作为内部版本发行。20多年后谈锋老师和于滨老师以极为认真慎重的态度,重新校订,增补文字逾5万字。全译本更为精准流畅,生动易读,是难得的好译本。 ④ 作为军事历史好书被媒体、书店等广为推荐。 推荐名单包括但不限于:财新文化、《财新周刊》、凤凰好书榜、《解放日报》、《北京晨报》、虎嗅网、澎湃新闻、百道网、大佳网、《深圳晚报》、深圳读书月、《深圳商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佳木斯“书香满三江”全民阅读活动、季风书园、广州唐宁书店、季风书园、黑天鹅图书等。
约瑟夫•古尔登,美国知名政治作家,曾长期从事情报分析工作,后投身新闻业,任《费城问讯报》华盛顿分社主管。古尔登在《朝鲜战争》前一部著作《黄金时代:1945-1950》(The Best Years:1945-1950)涵盖了从美国对日战争胜利(V-J Days)到朝鲜战争的历史,是美国最有权威的文化机构每月一书俱乐部力荐读物。另一著作《超级律师》(The Superlawyers)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24周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