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 字数: 36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黎洁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41762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黎洁等著的这本《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包括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农户生计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等方面。全书共分十章:靠前章为研究背景与内容概述。阐述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内容结构;第二章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三章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探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中国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及模式;第四章为贫困山区农户能源使用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微观经济分析;第五章为全国及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与进展分析;第六章进一步从家庭结构视角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第七章为生态补偿政策与农村综合发展项目的比较研究;第八章为生态功能区的移民搬迁与搬迁农户的适应力研究;第九章为旅游扶贫与农村社区参与研究;第十章为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作者简介
黎洁,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人口学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不错访问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三秦人才、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个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个,主持和完成了国家发改委西部司、教育部、国家统计局、中科院等省部级课题以及其他政府合作、企业委托项目30多个,合作主持靠前合作项目2个,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或合著9部,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201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靠前完成人),教育部第六届和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靠前完成人)等多个科研奖励。研究方向:农户生计与生态保护政策、农村扶贫、旅游经济学等。
目录
第一章研究背景与内容概述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发展的背景
第三节中国政府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要求
第四节本书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结构
第二章“十三五”时期中国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一节“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与主要措施
第二节“十三五”时期中国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
第三节“十三五”时期重点生态功能区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
第三章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中国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与模式——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
第一节陕西省安康市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西部开发区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
第四章贫困山区农户能源使用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微观经济分析
第一节背景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安康山区农户薪柴煤炭等使用情况的定量分析
第三节安康山区农户能源使用情况的综合分析
第五章全国及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与进展分析
第一节全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概况
第二节陕北、陕南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陕北陕南退耕还林与农户生计的调查分析
第六章家庭结构视角下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家庭结构与农户生计的研究
第二节调查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
第七章生态补偿政策与农村综合发展项目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生态补偿政策与农村综合发展项目的比较研究——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
第二节安康山区项目扶贫的农户收入效应分析
第八章生态功能区的移民搬迁与搬迁农户的适应力研究
第一节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概况
第二节安康移民搬迁农户的生计现状分析
第三节移民搬迁农户的适应力、适应策略与适应力感知研究
第九章旅游扶贫与农村社区参与研究
第一节研究综述
第二节农村社区参与旅游的途径与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
第三节西部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的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陕南安康农村的调查研究
附录:某市某县AS村案例——贫困村发展旅游业初期的两个突出问题
第十章总结
一、本书的主要工作
二、本书的主要结论
三、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