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司法哲学

司法哲学

  • 字数: 456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作者: 孔祥俊 著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93782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司法哲学与法律方法论丛》共3册,主要从司法哲学、法律解釋与适用、法官裁判三个维度具体阐述如何“找法”“释法”‘’用法。既有深度的理论阐释,又有生动的实践研析,从司法实践者兼理论研究者的独特视角,生动讲述知行合一的司法感悟和思考。
司法哲学是司法之“道”,为裁判实践提供方向指引。由孔祥俊著的《司法哲学/司法哲学与法律方法论丛》通过探究司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尤其是对于司法本原问题的根本性认识,旨在纵深剖析指引法官自由裁量、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的内在司法规律。
作者简介
孔祥俊,上海交通大学凯原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院长。历任优选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知识产权庭(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行政审判庭副庭长、靠前巡回法庭党组副书记副庭长、四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处长、山东省菏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法官。法学(民商法专业)博士。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和靠前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兼任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被评为首届全国法院审判业务专家,2009年、2011年和2013年三度入选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选的“优选拥有影响力50位知识产权人物。2006年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已出版《法律方法论(三卷本)》《司法理念与裁判方法》《司法哲学与裁判方法》《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反垄断法原理》《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合同法原理》《公司法要论》《商标法适用的基本问题》《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基本问题:司法哲学、司法政策与裁判方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创新性适用》等20余部专著。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司法哲学诸问题
第一节司法哲学与终极观念
一、司法哲学的普遍性
二、法律哲学与司法哲学
三、实践哲学与实践智慧
第二节司法的理想与现实
一、司法在法治完善中的地位
二、“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三、奉行实用主义要适度
第三节司法裁判中的“求真”
一、对法律前提认识的误区
二、法律前提的“破”与“立”
三、再说司法中的实用主义
第四节司法态度与裁判境界
一、司法的基本态度
二、法律适用难题的有效解决
三、裁判的境界
第二章司法的诸种属性
第一节司法的尝试性与溯及性
一、法律适用具有相对性
二、司法具有尝试性
三、尝试的两种情形
四、尝试与纠错
五、法律的适应性与调适适用
六、司法的溯及性
第二节司法的选择性与审慎性
一、“迷茫中的准确”
二、司法的审慎性
第三节司法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一、稳定性与变动性的交织
二、保守与创新
三、稳定与变动的协调
四、法律都有现成答案的迷思
第四节司法的自治性与开放性
一、司法的自治性
二、司法的开放性
三、司法的活性和行动性
第五节司法的价值中性与价值评价性
一、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司法的价值与技巧
第六节司法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一、客观性的价值
二、客观性的要求
三、司法的主观性
第七节司法的逻辑与经验
一、逻辑与经验的交织
二、霍姆斯命题
三、兼及经验和逻辑
第八节司法的理论与实践
一、理论上的清醒与实践中的坚定
二、专享性与多样性
三、理论的接受与创造
四、学术观点与裁判意见
第九节司法的赞誉与非难
一、司法的易受误解性
二、法官的坦然处之
第三章司法的形式与实质
第一节两种不同的司法观
一、形式司法与实质司法概说
二、形式司法与实质司法的界定
三、形式司法与实质司法的区分
四、司法中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关系
五、司法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六、形式司法与实质司法的价值和局限
七、形式司法与实质司法的存在空间
第二节我国司法的形式与实质态样
一、形式性与实质性的兼备
二、我国形式司法的体现
三、我国实质司法的体现
第四章司法中的法律、政治与政策
第一节法律、政策和政治
一、三种要素的各自定位
二、司法的分析性与功能性
三、三要素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司法与政治的关系
一、司法的中立性与政治性
二、司法的政治性
三、司法克制与不审理政治争议
第三节司法中讲政治的艺术
一、避免单纯的业务观点
二、政治思维与具体司法相结合
三、履行政治职能与遵循司法规律
四、司法中的政治智慧
第四节司法与司法政策
一、政策的导引作用
二、一般命题不决定个案
第五节不同政策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一、涉及法律定性的不同政策目标
二、涉及事实认定的不同政策目标
三、公法与私法的政策性功能
第五章司法的依法与能动
第一节不即不离与制度弹性
一、依法而不“泥”法
二、制度刚性与制度弹性
第二节依法裁判的信条与迷思
一、不同的司法观
二、依法裁判与依法条裁判
三、法条供给的有限性
四、司法是立法的继续
第三节依法办案的丰富内涵
一、依法办案内涵的丰富性
二、司法中的原则、制度与方法
三、司法的受约束性
第四节司法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一、回归能动司法的本意
二、能动司法的两种路径
三、司法的裁量性
四、司法的“造法”性
第五节识别司法与立法的界限
一、创造性司法及其限度
二、司法与立法的局限性
三、司法的有为与不为
四、关于可操作性问题
第六节立法政策与司法政策
一、立法政策与司法政策的一般关系
二、司法政策的功用
第六章司法中的公平正义
第一节公平正义的司法适用
一、司法中的公平正义
二、公平正义的直觉价值
三、公平正义与个案衡平
第二节个案中慎用公平正义
一、避免“时髦词语”陷阱
二、审慎对待公平正义
三、公平正义与适当的法律解释
第三节辩证看待司法公正
一、公正司法的多个面向
二、公正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三、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四、一般公正与个别公正
五、统一性与差异性
第七章司法与民意
第一节司法与民意关系的维度
一、司法不能回避民意
二、司法民主与尊重民意
三、司法的开放性与吸纳民意
四、司法的沟通性与融合民意
五、司法的能动性与考量民意
六、司法的检验性与验诸民意
七、公平正义目标与契合民意
第二节理性对待民意
一、回应关注与守住底线
二、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具体处理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