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现代教师教与学
字数: 365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华,王亚军,张姝 编著
出版日期: 2017-06-01
商品条码: 978703051366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3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张华、王亚军、张姝编著的这本《现代教师教与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生成性资源、重量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用书,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的现状调研与培训模式研究”、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四川省‘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
本书以“理论引路·案例铺路·反思指路·训练行路”为编写原则,立足于“教”,指向于“学”,通过介绍教师的职业发展、角色表现、知识结构、能力类型、道德诉求、心理调适、礼仪行为等内容,结合理论阐述、教育叙事、案例分析等层面进行应用性、策略性和操作性的梳理和解读。
本书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各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也可作为选修教师教育课程的其他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一线教师、学校管理者、基础教育研究者等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现代教师职业论
第一节教师职业的历史
第二节教师职业的特点
第三节教师职业的魅力
第二章现代教师角色论
第一节教师角色的内涵
第二节教师角色的转型
第三节教师角色的澄明
第三章现代教师知识论
第一节教师知识的性质
第二节教师知识的价值
第三节教师知识的构建
第四章现代教师能力论
第一节教师能力的内涵
第二节教师能力的核心
第三节教师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现代教师道德论
第一节教师道德的内涵
第二节教师道德的诉求
第三节教师道德的培育
第六章现代教师心理论
第一节教师心理的素质
第二节教师心理的反思
第三节教师心理的维护
第七章现代教师学习论
第一节教师学习的内涵
第二节教师学习的特点
第三节教师学习的途径
第八章现代教师研究论
第一节教师研究的内涵
第二节教师研究的途径
第三节教师研究的组织
第九章现代教师文化论
第一节教师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教师文化的审视
第三节教师文化的构筑
第十章现代教师礼仪论
第一节教师仪表的内容
第二节教师行为的规范
第三节教师交际的策略
参考文献
摘要
**章 现代教师职业论
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叶澜
一线传真
“一群特别的孩子,过早地遭遇了风雨;别人来了又走,她却欲走又回;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默默地辛勤耕耘;她播下的是孩子希望的种子,她放飞的是孩子们沉甸甸的梦想。”2016年9月10日,身为“80”后的梁琰在央视“寻找*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荣获2016年度“*美教师”。她18岁毕业进入河南省安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授舞蹈,用舞蹈帮助身患残疾的孩子实现成才梦想,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梁琰和她的学生都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练习。耐心教导、刻苦训练,这便是梁琰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她编创了符合孩子们心理、生理特点的舞蹈教材。2015年,梁琰老师带领学校艺术团学生在《我要上春晚》《群英汇》等中央电视台品牌节目中展露风采,得到大众一致好评。她用全部的爱帮助每一位学生,从18岁到35岁,梁琰把*美丽的青春奉献给了这些孩子们。
从古至今,教师始终是正能量的代名词,是社会价值的标杆。梁琰的漫长坚守绝非来自功名利禄的驱使和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来自将信念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人的情怀,来自将这些特殊的孩子视为自己的孩子的价值认知。正是处处以学生利益为重的职业价值观,才会使她具有甘于奉献、乐于坚守的勇气。她的事迹通过央视平台引起的广泛关注,鲜明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价值的高度认同,深刻传达出普通大众对无私、大爱的颂扬和渴望。正如第斯多惠所言:“(教师要)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要为教育)贡献出自己的整个心灵。”毫无疑问,“*美教师”梁琰的事迹为新时代的教师职业书写了一份崇高与神圣,铸造了21世纪教师职业形象的一座崭新的丰碑。
**节 教师职业的历史
“古之学者必有师。”教师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职业,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的重要力量。教师“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以庄严的历史责任感传承人类文明,让民族文化世代流传。几千年来教师职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的分工,其间经历了一个从依附(官师合一)到独立,从单一到复杂,从无序到制度化的发展历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果说历史的更迭铺就了教师职业的发展之路,那么古往今来尊师重教的传统则深化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如果有一种力量可以指引生命的方向,其中一定有教师的光芒;如果有一种声音可以影响人生的思想,其中一定有教师的嘹亮。
一、古代教师职业的时代变迁
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的生存与文化的传承始终都离不开劳动技能和生活经验的传授。我国古籍所载的伏羲氏教民以猎、神农氏教民耕种的传说都表明:早在人类社会初期,教师还没有形成独立职业的时候,就存在着教师劳动。但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教师并不具有独立的身份,其所承担的教育者的任务与所直接从事的生产劳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紧密结合,呈现出“政教合一”“以吏为师”“以僧为师”的现象。
1.教师职业的萌芽
在原始社会,部落首领和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为了部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特别是风俗习惯、行为规则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这就成为*早的“教师”。
原始社会承担教育活动的人员主要有父母、老人、巫师和部落首领,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教育活动中承担不同的教育任务。父母主要承担生产劳动的教育任务,老人主要承担生活习俗的教育任务,巫师和部落首领主要承担原始宗教、原始艺术、体格和军事训练的教育任务等。在原始社会,每一门学问都是从父母到子女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子女在实践中从父母那里得到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从而成长为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成员。
在原始社会,任何一个氏族成员都不能离开氏族生存下去。对每一个氏族成员来说,氏族的制度,如风俗习惯、禁忌、婚姻规定、共同分配原则等都是要共同遵守的,这也构成了氏族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大多由老人通过讲授氏族部落祖先英勇行为的故事来启发青少年的道德感。
巫师在原始社会中处于特殊地位,是原始宗教的解释者、宣传者和执行者。巫师一般采用师徒传授的形式。巫师需要接受专门训练,除了掌握一定的宗教知识和巫术外,还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文化历史知识,以配合宗教活动。巫师通晓许多历史知识,能背诵氏系谱、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知晓大量历史传说,能结合各种宗教仪式活动讲述氏族族谱的历史和迁徙路线。巫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这是巫师作为原始社会的教育者与其他教育者不同的地方。
2.兼职教师的出现
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专门职业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以后。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但承担教师职责的人大多是官吏和僧侣。
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为了适应奴隶社会发展的需要,夏、商时期便产生了名为“序”“庠”、大学、小学等学校机构,这些学校机构不仅国都、王都有,地方也有。古籍记载,在尧、舜、禹的时候已有大学,名叫“成均”。这时的学校兼做养老、藏米之所,集中敬养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常识的老人。这些老人自然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而养老的场所逐渐变成了传授知识的学校。学校的教师就是这些老人,而且他们已经有了*初的级别,即“国老”与“庶老”。
同时,在国家行政机构中已产生了专门掌管教化(教育)工作的官职,如司徒;出现了专门从事某种教育工作的人员,如乐师。到了西周,“学在官府”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学中设有专职的教育官——“师氏”。“师氏”有“大师”和“小师”之分。这一时期的学校分“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是专门为京城的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乡学是建在地方上为一般奴隶主和庶民子弟设立的。国学的教师由京城大官担任,乡学的教师由地方官吏担任。
世界各国学校和教师出现的时间和历史背景各不相同。比如:两河流域古代苏美尔城邦教师的产生源于经济上的需要。苏美尔的神庙是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每一座庙宇都拥有土地、手工业、商业等多种产业。由于经济上的需要,管理神庙财产需要文字,认识文字则要通过学习,所以从事管理神庙工作的人都要学习文字和符号,因而就产生了训练书吏(管理神庙财产的人)的学校和老师。
中世纪的教育开始于基督教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僧院学校、教会学校多“以僧为师”。由于当时的宗教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上都占据统治地位,因而当时的文化教育也深受宗教神学的影响。僧侣是知识教育的垄断者,大部分教育含有神学性质。在中世纪,尤其是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教会学校是当时教育*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全由僧侣担任。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宗教,神学是全部学科的“王冠”,其中“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教学也都是为神学服务的。
从严格意义上讲,在教师职业未独立化之前,不论氏族首领、年长有经验者还是兼任教师的官吏、僧侣,其活动形态都具有原始的丰富性特征,是综合性的而非分化性的。可以说,在学校产生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教师并不是专职的,教师职业也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
3.职业教师的出现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职业分工越来越明确,教师也逐渐由非专门化走向专门化。教师从其他职业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门职业,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初的职业教师以教书为谋生手段,只因其掌握较多的文化知识,并没有受过专业机构的专门训练,并不具有从教的专业技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尚不明显。
在我国,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独立职业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由于社会变革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秘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散失民间。落魄奴隶主贵族及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社会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这一时期,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较单纯、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随处讲学。私人讲学之风盛行,诸子百家兴起。教书作为“成一家之言”的方式,形成了我国学术思想发展目前“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私学大师作为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孔子、墨子、老子等就是我国历目前*早的私学大师。
在我国古代,自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存在官学与私学并存、兼职教师与职业教师并存的历史现象,既有官吏兼任或辞官还乡的专任教师,也有名儒大师不愿出任,退而授徒,亦有清贫文人充任乡间塾师、书师。在官学中,汉代以后,中央及地方官学中有“博士”“祭酒”“助教”“直讲”“典学”等专职教师;唐代以后还有“学正”“学录”“监丞”“典簿”“典籍”等专职教师。宋朝除官办学校外,众多书院兴起,同时,还有“私学”“蒙学”(或称“乡学”“村学”)以及私人设立的“私塾”。私塾教师一直是推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在弥补官学教育不足的同时,将教师职业自身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塑造了自身的职业形象。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文化思想教育方面实行专制主义政策,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士,对教师采取压制、笼络等政策。教师噤若寒蝉、头脑禁锢、思想僵化,成了“腐儒”。清末,教育腐败、没落,外国侵略者开始对中国进行文化教育侵略,开办了一些教会学校,由外国传教士任教师。后来洋务派也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教师也多为外国人。直到后来留学生回国后,才开始有了新学教师。
二、近代教师职业的蓬勃发展
近代特别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教师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其标志就是师范教育这一新的师资培养方式的出现。鸦片战争的惨痛历史使清政府逐渐认识到原有的教师选拔方式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正规的教师培养体制来代替以前只选拔不培养的无计划被动做法。因而,在清末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中,师范教育便正式确定下来。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开始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教师职业由此步入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1.独立师范教育的诞生
在教师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的过程中,独立师范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早的独立师范教育机构产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创立了**所师资训练学校,成为世界独立师范教育开始的标志。1695年德国法兰在哈雷创办了一所师资养成所,施以师范教育,成为德国师范教育的先驱。1795年法国在巴黎设公立师范学校,1810年设立高等师范学校。1832年法国规定,师范学校系统统一隶属中央。1833年的《基佐法案》明确规定各省均设师范学校一所。从1870年到1890年,世界许多国家颁布法规设立师范学校。中国也是在这个时代,即1897年创立了以专门培养教师为主的师范学校——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这是中国*早的师范学校。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普及基本完成,教师需求总量萎缩,质量要求提高,教师职业逐渐成为令人羡慕的社会职业。在多方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机构开始逐渐减少,曾经在教师培养历目前起过举足轻重作用的师范院校逐渐并入综合性院校,教师的培养任务改由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承担。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师范教育体系开始被以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等多种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所取代。
中国的师范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以独立师范院校为主体形式的发展模式。到21世纪,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普及教育对教师质量提高的急切要求以及用人市场的自由选择机制,都客观要求改革封闭定向的师范教育体制,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发展模式多元并存的过渡时期。当前,中国的教师培养主要来自三种模式: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综合性的以培养教师为特长的大学、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师范教育”的称谓逐渐被“教师教育”所替代。
2.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
世界上一些建立国家法定职业资格制度的历史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