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俄罗斯文学批评家研究

俄罗斯文学批评家研究

  • 字数: 40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程正民 著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61947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1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9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为“程正民著作集”之一。本集收入作者研究俄苏文学批评家的两部专著。《列宁文艺思想与当代》是作者主持的“八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1997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卢那察尔斯基文艺理论批评的现代阐释》是作者主持的“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200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里选了作者撰写的《导论:卢那察尔斯基其人》、《上编: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思想》,《中编:文艺批评家卢那察尔斯基》。
作者简介
程正民,1937年生,福建厦门人。1955年毕业于厦门双十中学,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俄苏文论和文艺心理学。主要著作有:《俄苏文学批评史》(合著)、《20世纪俄苏文论》、《列宁文艺思想与当代》、《卢那察尔斯基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阐释》(合著)、《巴赫金的文化诗学》、《俄国作家创作心理研究》、《创作心理与文化诗学》、《艺术家个性心理和发展》等,主编和参与主编的著作有:《现代心理美学》、《文艺心理学新编》、《20世纪外国文论经典》、《20世纪马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7卷本)等。
目录
我所走过的学术道路
第一编列宁文艺思想与当代
总论列宁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章列宁文艺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列宁文艺思想的产生和俄国革命发展的新形势
二列宁文艺思想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三列宁文艺思想的产生和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批判
四列宁文艺思想的产生和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建设
第二章列宁文艺思想的思想渊源
一列宁文艺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
二列宁文艺思想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美学思想
第三章列宁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在同民粹派唯心史观作斗争中所确立的唯物史观对列宁文艺思想的影响
二在同经验批判主义作斗争中所确立的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对列宁文艺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列宁的文学艺术爱好
一列宁有很高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力
二列宁喜爱有认识价值和崇高思想的作品
三列宁善于运用文学典型阐明现实问题
第五章列宁文艺思想的体系、特征和研究方法
一列宁文艺思想是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
二列宁文艺思想的个性特征
三列宁文艺思想的研究方法
上篇列宁文艺思想是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
第六章列宁的艺术反映论及其历史命运
一居于首要地位的时代课题
二生活和实践的观点是艺术反映的首要观点
三作为反映主体的艺术家具有能动作用
四主体反映客体是充满矛盾的双向运动过程
五艺术具有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
六艺术反映论的历史命运
第七章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和当代美学问题
一文学党性原则提出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条件
二文学党性既是政治思想问题,也是美学问题
三文学应该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四资产阶级文学的不自由和无产阶级文学的自由
第八章列宁的两种文化学说和文化问题
一“民族文化”是资产阶级的口号
二用阶级斗争观点看待文化问题
三对两种文化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和辩证的分析
四运用两种文化学说分析俄国文学现象
第九章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
一在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文化艺术
二面向新的生活,表现新的事物和新的人
三文化艺术要扎根于人民,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
中篇列宁文学批评的理论、实践和方法
第十章列宁论文学批评
一列宁要求文学作品要有正确的倾向性
二列宁要求文学作品要为人民所理解和爱好
三列宁要求文学作品要有真实性
四列宁要求文学作品要有艺术性
第十一章列宁论民粹派文学
一对民粹主义主观社会学的批判
二对民粹派文学创作的评论
三对民粹派文学批评的评价
第十二章列宁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作家批评家
一维护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进步文化传统
二论赫尔岑
三论车尔尼雪夫斯基
第十三章列宁论列夫托尔斯泰
一列宁论托尔斯泰文章的历史背景和中心思想
二列宁论托尔斯泰创作和学说的矛盾及其根源
三列宁论托尔斯泰创作的艺术性
四列宁和普列汉诺夫论托尔斯泰比较
第十四章列宁论高尔基
一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二要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文学现象
三到生活中去,直接观察生活中的新事物
第十五章列宁论阿维尔钦科的小说
(附录:阿维尔钦科的小说《插到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四篇)
第十六章列宁文学批评的方法论问题
一反映论是列宁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基础
二历史主义是列宁文学批评方法论的核心
三辩证法是列宁文学批评方法论的灵魂
下篇列宁文艺思想和当代文艺学的发展
第十七章列宁文艺思想与苏联文艺学的发展
一列宁文艺思想和苏联20-30年代文艺学的发展
二列宁文艺思想和苏联50-60年代文艺学的发展
三列宁文艺思想和苏联70-80年代文艺学的发展
第十八章列宁文艺思想和中国文艺学的发展
一列宁文艺思想和30年代左翼文艺思潮
二列宁文艺思想和的《讲话》
三列宁文艺思想和中国当代文艺学
参考书目
第二编卢那察尔斯基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阐释
导论卢那察尔斯基其人
第一章卢那察尔斯基的生平和思想发展
一走上艰难的革命道路(1892-1904)
二同列宁并肩战斗(1904-1907)
三革命低潮时期的迷误(1907-1912)
四回到革命队伍,投入十月革命(1912-1917)
五战斗在教育人民委员岗位上(1917-1929)
六最后的岁月(1927-1933)
第二章卢那察尔斯基的历史贡献和个性特征
一卢那察尔斯基的历史贡献
二卢那察尔斯基的个性特征
第三章卢那察尔斯基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意义
一卢那察尔斯基的研究概况
二卢那察尔斯基的研究意义
上篇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思想
第四章卢那察尔斯基早期文艺思想
一卢那察尔斯基早期文艺思想的发展
二《实证主义美学原理》
三文学艺术与无产阶级革命问题
第五章卢那察尔斯基十月革命后文艺思想的发展
一首次全面阐发列宁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阐明按照文艺的特点领导文艺的原则
三论述艺术的继承和革新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四指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个广泛的纲领
第六章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思想的特征
一坚持审美的立场
二坚持开放的原则
三坚持创新的精神
下篇文艺批评家卢那察尔斯基
第七章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批评理论
一论文艺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二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第八章卢那察尔斯基的俄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一18-19世纪初俄国文学批评的研究
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
三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
第九章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批评的社会历史维度和美学维度
一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批评的社会历史维度
二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批评的美学维度
三卢那察尔斯基文学批评理论结构的内在矛盾和文化根源
第十章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批评的文体特征
一独特的艺术作品
二丰厚的思想艺术修养
附录:卢那察尔斯基年表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