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 字数: 23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曦 著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61983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的研究关注三个基本问题:福纳叙事艺术的根本特点;这种叙事艺术如何承载了作家的思想探索;其创作的意义和启示是什么?前三章对福纳的书写风格、叙述视角以及重点作品的结构进行考察,总结其以重复为核心的叙事特点,并梳理来自浪漫主义传统和现代主义的风格元素如何经由这一个人化的书写,重新组合形成了“有意味的形式”。第四章考察约纳帕塔法世系的作品之间存在的互相补充,不断修正的结构关系。这种关系来自福纳将旧作品加以改写的习惯,在创作中他常用不断成熟的思考去修正前期创作的思想主题。因此他的主要作品之间在思想主题方面,也呈现出于重复中不断变化的特点。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感受,正式透过这种独特的叙事艺术,逐渐渗入到文本之中,并重点落实在他对种族和两性关系的思考上。第五章在总结福纳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着重考察其对中国作家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南方弱势地区的文学,他的创作成功应对了北方强势文化的挑战。作为先例,这对正处在现代化之中的落后地区文学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张曦,1978年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先后于《译林》《外国文学动态》《作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有关福纳研究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国外研究状况
一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二节福克纳在中国的接受概况
第一章福克纳的叙事语言
第一节一般风格
第二节诗化与抒情的意识流
第三节意识流中的写实问题
第四节短句与喜剧风格
第二章福克纳的叙述视角
第一节沉思的视角
第二节远观的视角
第三节沉思与远观视角的综合
第三章福克纳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对位的诗意结构:从《卡尔卡索拉》到《喧哗与骚动》
第二节对照的文本结构:从《尘土中的旗帜》到《八月之光》
第三节诗化结构的很好与消亡:从《我弥留之际》到《押沙龙,押沙龙!》
第四章约克纳帕塔法世界的重复与修正
第一节约克纳帕塔法的框架与互文
第二节《没有被征服的》:英雄罗曼司的终结
第三节《去吧,摩西》:真实与虚幻并存的和解
第五章福克纳的叙事艺术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
第一节福克纳的影响与《红高粱》的叙事
第二节福克纳的心理描写与余华的先锋形式
结语
福克纳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