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孤独的困兽

孤独的困兽

  • 字数: 32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鞠薇 著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08689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鞠薇著的这本《孤独的困兽:当代英国电影中男性形象的建构:1959-2014》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英国电影中男性形象的变迁,并回顾了相关时期英国社会的重大变革和文化运动,力图深度解析当代英国电影中男性形象的形成和变化背后的社会原因和文化原因。本书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适合电影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鞠薇,戏剧影视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伦敦国王学院电影系访问学者。留英多年,长期专注于英国电影和英国文化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为英国电影及文化研究、华语电影研究、实验影像研究、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同时从事影视短片、实验影像、电视节目创作实践。曾在靠前核心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联合主编了英文书籍World Film Location:Shanghai。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新浪潮”电影运动时期英国电影中的“愤怒青年”与“享乐青年”
第一节英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源起
一、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社会:消费主义的兴起和阶级观念的淡化
二、“新浪潮”电影运动:工人阶级回到叙事中心
三、自由电影和“厨房水槽现实主义”
第二节“愤怒青年”:在对抗中寻找自我
一、对权力的反抗:焦点模糊的愤怒
二、迷失的自我:怀才不遇与无能为力
三、暴力的宣泄:困兽的侵犯性
第三节“享乐青年”:逃避与探寻
一、逃避日常生活:厌恶工作、追求享乐
二、逃避责任:对传统男性身份的逃避
三、逃避自我:拒绝继承父辈身份
第四节规训与认同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
二、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
第二章“摇摆伦敦”时期英国电影中的“花花公子”和“迷惘一代”
第一节“摇摆伦敦”时期的英国社会
一、“摇摆伦敦”:充满刺激与活力的“无阶级社会”
二、“摇摆伦敦”时期的英国社会:乐观与焦虑
三、“摇摆”之后的伦敦社会:茫然和无措
第二节“摇摆伦敦”电影
一、“摇摆伦敦”电影:繁华的伦敦和自由的青年
二、“新浪潮”电影与“摇摆伦敦”电影
三、“摇摆伦敦”电影中的男性形象:自信乐观和焦虑不安
第三节“花花公子”:身份的转换
一、男权身份的丧失:自省与警惕
二、大众文化的依恋:身份特权与掌控权
三、享乐主义的泛滥:物质主义与道德危机
第四节“迷惘一代”:失落和恐惧
一、对真实世界的反思
二、对心理世界的恐惧
三、存在主义的影响
第五节女性形象的建构
一、被规训的女性:惩戒与归位
二、被赞美的女性:尊重男性与自我约束
第三章反主流文化运动时期英国电影中的“反叛青年”及其亚文化
第一节反主流文化运动时期的英国社会
一、反主流文化运动:为了抵抗而抵抗?
二、反文化与亚文化
第二节反主流文化运动时期的英国电影
一、反主流文化运动时期的英国电影
二、“反叛青年”:革命性的激进对抗和象征性的文化抵抗
第三节激进对抗:狂飙突进的反叛运动
一、青年运动:危机与骚动
二、暴力:原始冲动的宣泄和自由意志的放纵
三、矛盾:社会产物的反社会行为
四、校园:反叛意识的滋生与聚集之地
五、被压抑的人性的释放
第四节亚文化:抵抗与收编
一、亚文化:作为图腾的风格
二、抵抗:态度暧昧的协商
三、收编:遏制与回归
第四章撒切尔时期英国电影中的“后工业化男性”和“后父权男性”
第一节撒切尔主义与英国社会
一、撒切尔:“铁娘子”抑或“女巫”
二、撒切尔主义:进步还是倒退
三、撒切尔时期的英国社会:内忧与外患
第二节撒切尔时期英国电影中的男性形象
一、撒切尔与英国电影
二、“迟到的1980年代”:现实主义与悲喜剧元素
三、撒切尔时期英国电影男性形象
第三节“后工业化男性”:“失权”与“无能”
一、“失权”
二、“无能”
第四节父权的日渐式微:强势的父权复苏和多元的新性别身份
一、强势男权的复苏
二、性别身份的新思考
三、男性同性社区:危机男性的乌托邦
第五节女性形象的构建
一、强有力的女性竞争者
二、女性的申诉与反抗
三、女性惩罚者的形象
第五章“酷不列颠”时期英国电影中的“新精英男性”“孤岛男性”和“暴力青年”
第一节“酷不列颠”时期的英国社会
一、新工党的“第三条道路”与英国社会
二、“酷不列颠”:“摇摆伦敦”卷土重来?
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认同:内外交困之惑
第二节“酷不列颠”时期的英国电影
一、英国政府与英国电影:寄予厚望大力扶持
二、英国电影与美国:美国化的英国电影还是英国化的美国电影
三、电影中的英国:理想化的乌托邦国度
四、“酷不列颠”时期英国电影中的男性形象
第三节“新精英男性”形象:怀旧与反思
一、“遗产电影”:在怀旧中寻求对现实的补偿
二、20世纪80年代“遗产电影”中的“精英男性”形象
三、“酷不列颠”时期“遗产电影”中的“新精英男性”形象
四、“新精英男性”形象在现代题材电影中的衍生
第四节“孤岛男性”形象:受创与孤独
一、“孤岛男性”的精神困境:创伤症侯群
二、“孤岛男性”的生存境遇:被危险包围的孤独岛屿
第五节“暴力青年”形象:暴力与权力
一、“小伙子世园”:男性乌托邦
二、以暴制暴:代替法律的暴力
三、暴力的权力和权力的暴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