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花开岁月

花开岁月

  • 字数: 39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 作者: 李淑萍 著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0511422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淑萍著的《花开岁月(大连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5511工程长篇小说入选作品)》通过讲述来自大王乡金三角的普通女孩金美来在一次突如其来的献血事件中被牵扯出一段隐秘多年的身世真相,从此追寻自己身世之谜成了萦绕在她心头的一团云,然而随着事件展开,云开雾散,金美来不仅找寻到自己的那特殊的身世,也找到了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方向和爱情。整个故事向人们展示了金美来以及一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身处改革开放浪潮的青年人的人生选择,面对着改革开放浪潮裹挟着的种种良莠不齐的观念,他们不忘初心,继承了父母那一辈革命军人的遗志,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奋斗为建设美好家乡添砖加瓦的动人故事。
作者简介
李淑萍,女,中文专业本科。高中毕业当过插队知青,曾在村妇女共青团部工作,在农场广播站担任过编播等。回城后做过工人、机关工作人员、挂职乡镇干部,退休前任职于政府某文化机关并兼任文联工作。热爱文学,喜欢写作多年,有通讯报道、散文及报告文学等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化报》《辽宁日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辽宁群众文化》《海燕》《鸭绿江》等报纸杂志。《花开岁月》为所创作的靠前部长篇小说。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摘要
    **章
    早晨的空气通常是清新凉爽的,今天,却像是渗进了南方沿海登陆台风携带的水汽,变得湿滞闷热。金美来姑娘坐在*早一班开往大王山方向的客车上,两眼一直望着车窗外出神。夹道的白杨、田野里大片的青纱帐,电影镜头般“唰唰”扑近,闪退,模糊远去。
    “嘟,嘟嘟!”客车突然鸣起喇叭,停在了路边。
    “到家了!”美来猛回过神,心头不由一紧,忙起身下了车。她的宝蓝色太阳裙摆刚一闪出,“哐一哧”,身后车门跟着就紧关上了,车轮已“突突”卷起沙尘,转眼拐过前面山脚,只把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撂在了这仅有一根标杆的大王乡车站旁。
    夏季里肥厚的绿色从贴着云层的大王山脊浪涛般跌落下来,一口气吞没了远近峰岭、河畔、灌木丛和田野。太阳已经升高,开始火盆样热辣起来,把公路两侧大片齐腰深的玉米烤得偃旗息鼓,远望上方,还蒸腾抖动着一层水波样的气浪。只有知了陡起的尖叫从绿色深处长鞭样抛向天空,仿佛压抑不住满腹心事,“吱,吱,吱……”把乡野深远的静谧打碎,复又合拢得更无边界。
    一股陌生的气息凉风一样袭了上来。美来恍惚觉得不是回到家乡,而是到了别的什么地方,她那双顾盼生辉的大眼睛罩着一层往日所没有的迷惘。
    她知道,眼前的一草一木都还是老样子,是自己内心起了变化。
    从大王乡车站下车,沿凤凰河逆流北上,还要步行二十多里山路才能到家。她抬头看看空中越发烧红了的火盆,赶紧下了国道。
    路边草丛中正热闹开放着的各色小花眯起黄晶晶、紫莹莹的眼睛,窥视她跨栏般的大步,诧异这位腰肢、脸蛋赛过模特明星的姑娘走起路来怎么全没有这类女孩的娉婷袅娜、一步三摇,竟是脚底生风,把正在河岸晒着美梦的青蛙们惊得“嗵嗵”跳下河去。
    美来其实早就不会走那种三进两退的四方步了,即使不急于赶路。
    而内心这无法删除的变化,是从大前天的下午猛刮过那阵来路不明的狂风后开始的。中午时候还都好好的,美来正坐在食堂吃着香喷喷的油炸茄盒,胡娜就像急着登台领奖一样,喊她陕去百货大楼,说新到一款纯红色皮凉鞋,跟“绝了高”。胡娜已蹿到了食堂门口,回头对美来夸张地向外一抡手臂,自己先像风一样溜了出去。
    胡娜是那种穿衣戴帽一向追风赶浪的女孩。她不管,也来不及讲究什么品位、风格,一听街头有流行,立刻就扬鞭策马杀过去。她赶时髦,还特别偏重在一个“头”和一个“脚”上。“长得丑俊,爹妈早给你先天定下来了,这变不了。”她说,“只有发型,想怎么变就怎么变!”关于脚,她的理论又是:“衣服一枝花,全靠鞋当家!”就是说必须有一双好鞋,衬着衣服才有效果。
    美来当时要跟她一起去“追”了,眼下就不会有这苦恼!问题是,一切似乎宿命般早已埋下伏笔,她走不上来逛街那四方步,没事从不爱去商店。再说,她还惦记着回去操练那只“小巴掌”。
    美来出了食堂,见胡娜早站在临街大门口,紧回头望着,美来就隔着食堂大院,远远向她拱起双手求饶。胡娜会意,一跺脚,对空使劲捣了她一拳,转身闪出大门。
    美来一个人穿过食堂窗前的一排葡萄棚架,拐回北面宿舍。早起天阴,只开了扇小气窗,这会儿屋里很闷热,她关了气窗,又把对开的两个整窗扇全部打开,拉上底层挡帘。回身坐在床上,合眼往行李卷一靠,困意就像一条梦神撒下的床单,“唰”地罩住了她。她赶紧又睁开眼睛,打着哈欠,把手伸进行李底下摸着。
    “在银行上班,算盘就好比当兵的肩头扛的枪,别看现在有计算机了!”**天上班时就有老同志谆谆告诫,意思是算盘打得不准、不快可不行。她打算盘还真不行。小时候不知为什么,一见算盘就想起电影里戴瓜皮帽点头哈腰的商人,想起商人,就想起斤斤计较、唯利是图这些词来,珠算课就被盖在课本底下的小说偷吃掉了。现在她觉得,是不是枪也无所谓,八十年代都快过半了,计算机迟早是要取代算盘当家的。问题是银行年底要举办全省业务大赛,不知哪位老古董,还把算盘拿来当枪,列进了比赛科目**项。
    正阳县广信银行在以往这类竞赛中都是未出县就被淘汰。这次领导决心打翻身仗,专门召开了动员会,还把她这个*年轻的大学生推为团队首席。“你们都给我听好喽,咱们行这回就是头拱地也得给我在省里打出个响儿来!”新从部队转业的行长像下达攻城命令一样,虎着脸扫视每位队员,“只许胜,不许败!”
    大家嘴上应着,心里各有小九九,都回去找理由,再悄悄去磨领导,把“忙不开”的自己换掉。谁愿意工作不算再加压力?美来也找了理由,可不知怎么,刚一出门却想起上大学时系里老主任退休,五六个人够不够条件的都一哄上来争抢空位。同学们就看热闹不怕乱子大,背后起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但结果,一位没有门路也没争抢的教授戏剧性地坐上了宝座。当然,他是*具备教学水平这样东西的。据说,上头是因各路关系争持不下,不得不拿他的“水平”来平衡镇场。但不管怎样,美来这个从大山里走出的农村孩子想起*终还是靠真刀真枪赢得天下的教授,她似乎悟到了什么,也闻到了“水平”这一样东西的永恒香气,于是,迈出门槛的双脚没去找领导,而是找到把算盘当枪扛了一辈子的老同志,借来一只巴掌大小、方便随身携带的小算盘。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