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历程

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历程

  • 字数: 3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朱振武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28497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朱振武著的《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历程(精)》通过对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共21位英译中国文学的汉学家的生平、翻译作品的总体情况和翻译策略特别是翻译互动的研究,得出了翻译活动给中国文学走出去带来的启示: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要推出那些有文化自觉和创作自觉的很好的民族文学作品。
正是葛浩文等一批汉学家兼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的“信”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有文化自信和创作自觉的莫言等中国作家,使他们的作品成功地走向英语世界乃至西方世界。由此得出另一重要启示:从翻译到创作再到批评都应多几分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都应该有起码的文化担当和家国情怀。这也是本著作研究、关注这些英语汉学家的初衷。
作者简介
朱振武,文学博士,外国文学与翻译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会员;上海大学英语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教学名师,兼任北京大学、三峡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等特聘或客座教授,中国认知诗学学会副会长;美国纽约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与文化和翻译学;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项、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一项,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译著二十余种,编著五十余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题论文一百七十余篇,在重要报纸上发表时评和学术文章多篇;主持译介的《达-芬奇密码》等文化悬疑小说及相关研究书籍在国内引起轰动,并获多种奖项,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内的一百多家主流媒体都曾对其有专题报道。
目录
他乡的归化与异化
英国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华夏文章――翟理斯的译介历程
毕生辛勤传汉典,半世浮沉梦红楼――霍克思的译介历程
聊斋长住移易客,红楼高卧释梦人――闵福德的译介历程
译介情钟在乡土,此生所恋是神州――韩斌的译介历程
今古文学我为路,中西文化译作桥――白亚仁的译介历程
新译难求如洛纸,汉学参宿添新星――狄星的译介历程
文学翻译添薪火,英伦汉学焕诗情――蓝诗玲的译介历程
中国文学谁解密,谍战小说我为先――米欧敏的译介历程
美国
一片冰心唯合予,卅载汉学多树人――威廉·莱尔的译介历程
昔人已乘黄鹤去,空余暗香一瓶梅――芮效卫的译介历程
廿载耕耘三国志,十年辛勤道德经――罗慕士的译介历程
浪子回头成正果,三千弱水唯好文――葛浩文的译介历程
黄卷青灯习旧典,国文西译传新章――杜迈可的译介历程
天外孤云应知我,寒山深处觅赤松――赤松的译介历程
欲觅津梁先译介,甫开汉学专从文――金介甫的译介历程
民族文学情缘系,卅载登攀穆且实――徐穆实的译介历程
华文小说倾城恋,中学西译半生缘――金凯筠的译介历程
奏汉学研究之曲,谱东学西渐之歌――安德鲁·琼斯的译介历程
大鹏展翅巡三晋,万里扶摇会连科――罗鹏的译介历程
中西文化无渊壑,国学外传有睿文――白睿文的译介历程
澳大利亚
且行且歌且低吟,异乡国学有牧神――杜博妮的译介历程
参考文献
附录朱振武谈莫言与葛浩文:莫言的电话号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