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野生的力量

野生的力量

  • 字数: 24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张莉 著;孟繁华,张清华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29536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野生的力量》为“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中文学批评卷的一种。收入70后批评家张莉近年来所写的文学批评十九篇,涉及莫言、苏童到周晓枫、廖一梅等作家作品,同时对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与当代文学热点也有记述。
作者简介
张莉,出生于河北省曲阳县,2000~2007年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出版学术专著《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魅力所在:中国当代文学片论》、《姐妹镜像:21世纪以来的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与毕飞宇合著)。获“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妇女研究会第三届妇女/性别研究很好成果二等奖”“2014年度华文很好散文奖”等奖项。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
目录
第一辑作为记忆生产者的作家
专享一个报信人——论莫言书写故乡的方法
重读《生死疲劳》:
“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历史”
“现实感”与想象历史的可能——以苏童近年创作为视点
毕飞字:作为“记忆”生产者的作家
第二辑“世界文学”的想象与当代文学热点
传媒意识形态与“世界文学”的想象——以“顾彬现象”为视点
我们为什么关注非虚构
寻找结晶体,而非漂浮物——关于城市文学创作的随想
对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看长篇小说评价标准的变化
书写有精神品质的人——读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获奖作品札记
第三辑20世纪初: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
书信、日记、自白式表达——现代妇女写作叙述范式的初步形成(1917-1925)
重估现代女作家的出现——以新文学期刊(1917-1925)中的女作者创作为视点
阅读/写作塑造新女性——以冯沅君为例
第四辑社会性别意识与2l世纪初的女性写作
社会性别意识与新世纪女性写作之变
“起义的灵魂”——周晓枫论
先锋气质与诗意生活——廖一梅论
余秀华:人与命运互相成全的可能——写给2015年的三八妇女节
第五辑关于代际写作
在逃脱处落网——论70后写作的个人化与公共性
意外社会事件与我们的精神疑难——70后新锐小说家与“城镇中国”的重构
附录:假如自由能成为一种写作习惯——一次发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