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苑拾余

法苑拾余

  • 字数: 26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柳经纬 著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635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法苑拾余(凤凰树下随笔集)》收录作者柳经纬近年来在《法学家茶座》发表的法学随笔以及未发表的关于法学、法律的普法型短文。全书分为“咬文嚼字”“茶余饭后”“良师益友”“法典情结”“法治随想”“前序后记”六部分,对我国近年来民商法争论和法治事件进行了较为客观中立的评论,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提出了建议。
作者简介
柳经纬,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历史系本科(1982年)、厦门大学法律系民法专业研究生(1985年)。曾任厦门大学法律系(法学院)教师,现任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欧法学院教授、甘肃政法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民法学会理事、中国商法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著有《当代中国民事立法问题》《感悟民法》《当代中国债券立法问题研究》《当代中国民法学的理论转型》《当代中国司法进程》等。
目录
第一编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说立法
咬文嚼字说立法(续)
咬文嚼字说立法(再续)
话说法律“第一条”——以民商事法律为例
“同命同价”?——关于《侵权责任法》第17条的冷思考
当事人缔约能力之辩——评《合同法》第9条第1款
第二编茶余饭后
四中全会,我们看到了什么?
司法公正与战争胜负——重读么曹刿论战》的体会
话说红楼第一案
“求其生”还是“求其死”?——读欧阳修《泷冈阡表》有感
“我家住在小河边……”——关于民商事立法中的国有财产情结问题
当“好莱坞”(HOLLY WOOD)标志遭遇开发商时
漫议“非公益性用地退出征地范畴”
谁喜欢诉讼?
漫谈“禁令”
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
法学教授应该要有法律的信仰
法律人与签名
“法学幼稚”与“白卷”
法大印象
法大印象(续)——狭小校园里的法制景点
一次难忘的讲课经历
军都山下说掌故
第三编良师益友
我们永远的老师:李景禧先生
他为中国民法科学打开了一扇窗——祝贺江平先生八十华诞
法治的守望者——为《律师文摘》十周年而作
第四编法典情结
渐行渐远的民法典
民法草案审议十周年祭
我国亟需制定一部民法典
关于做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我国民法典债的立法问题
关于我国民法典债的立法问题(续)
《物权法》的成就与不足
第五编法治随想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特色”问题
从权利救济看我国法律体系的缺陷
从私法制度到私法秩序
关于我国非国有财产征收立法问题的若干建议
修改宪法,允许集体土地用于城市建设
集体土地人市改革还须有宪法意识
应当重视标准化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我国应建立统一的标准版权保护制度
应区别不同情况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第六编前序后记
《当代中国民事立法问题》后记
《感悟民法》自序
《感悟民法》后记:“先结婚,后恋爱”——我的民法求学之路
《当代中国债权立法问题研究》自序
《当代中国民法学的理论转型》自序
《房地产法制专题研究》序言
《房地产法制专题研究》后记
《当代中国私法进程》自序
尹腊梅博士《民事抗辩权研究》序
邱雪梅博士《民事责任体系重构》序
钟瑞栋博士《民法中的强制性规范——公法与私法“接轨”的规范性配置问题》序
刘成杰博士《日本近期新商法典译注》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