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读写生命大地——记20世纪知名科学家李伯谦

读写生命大地——记20世纪知名科学家李伯谦

  • 字数: 29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赵富海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61902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伯谦,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考古工作50多年,曾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现任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读写生命大地:记20世纪知名科学家李伯谦》着重介绍了李伯谦提出的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神权、王权”两种模式、文明形成的十项标准、中国古代文明历程对当下的启示等理论。书中还描述了李伯谦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对自己老师的敬爱、对同班同学的友爱、对学生弟子的关爱,从而展示出李伯谦独特的人格魅力。《读写生命大地:记20世纪知名科学家李伯谦》配有约120幅彩色照片,从中一睹几代考古人的风采,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赵富海,长期从事中原文化研究,其《老郑州》三卷是民俗研究与文化抢救之作。讲述“嵩山文化”的长篇报告文学《历史走动的声音》,是追踪“天下之中”历史建筑群8处11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厚重之作。
目录
   前言 李伯谦取象

生命力,苍穹处起。

在路上,在家国。

读写生命大地,书写中华文明。

一切文化,最后沉淀为人格的魅力。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

夏商周三城,传奇。




老家在东赵:一个郑州人的北大和夏商周三城

老家东赵,夏商周三城。

穿上母亲缝制的粗布衣上北大。

冬天的棉衣是申请补助来的。

捡拾几块陶片,认为此地是一处大遗址,写了一篇小文章。

50年后,在夏商周三城城根他的老宅,成了考古队的驻地。




大地的馈赠:精神指引与学术成就

四季无寒暑,每天徒步50里田野作业。

睡草料堆,挤在一块挺暖和。

吃办丧事剩饭,住去世老人床上。

墓坑内盘火炉,晋侯大墓燃人间烟火。

作“蜘蛛人”,用麻绳捆在身上,在墓坑里吊进吊出。

七项学术成就。




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一种学理,一个理论贡献

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路径。

考古学上升到历史学:桥梁。

1974年吴城遗址试刀,1988年成考古学基本研究方法。

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在考古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那是敞开自身的精神贯通。

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考古学的三大方法。




青铜的释义:构建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

中国。

青铜时代:生活、王权、国。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礼器。

何尊、班簋、毛公鼎。

江南商代有青铜。

晋家族青铜200年。

青铜文化结构体系。

青铜魅与媚。




晋文化尽说:考古世界与生活世界重逢

晋文化,从历史空白处浮现。

打通和接引。

最辛苦的是考古学家实证历史。

晋侯墓地的九位晋侯,对应着《史记·晋世家》的晋侯世家。




夏商周断代:国家工程,民族功德

中华民族的坐标。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和200余位多学科专家共同努力。

生命与智慧的附丽,热血之人不朽的浓情文章。

成就了一个国家大工程。

《夏商周年表》更接近真实。

经典永远鲜活。




历史的启示:五千年文化不断,走的路不同

中华文明是一个大的概念。

中华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

神权:崇尚祭祀,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最终消亡。

王权:注重军权和王权,社会可持续发展,文明延续。

文明演进的三个阶段、六个特点。




文明的判断:文明形成的十个标准

国家是文明的概括。

文明的定义。

文明形成的“四要素”。

文明形成的十个标准。

秦扫平六国的六大变化。

古国、王国、帝国新解。




为学科建设:打通历史,连接历史,进入历史

大学乃大师之谓也。

94年的历史长度。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一个国际性的以考古教学与研究为主的院系。

努力构建考古学科。

打通历史,连接历史,进入历史。




赤子著其文:感悟考古,转识成智

通透的哲思。

考古是什么。

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的变迁。

考古学文化族属。

精神领域考古。

考古学如何发展。

考古学与当下社会主义建设。




操守与情怀:思想光辉和价值观

回望大师,心有灵犀。

感悟大师,温情敬意。

作序:学生、朋友,理性与感性。

书信澄怀。故情犹在,恰同学少年。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唤起历史,触动现实。

心系嵩山文明。




当下的意义: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的八点启示

“白首穷经通秘义”。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刊发“八点启示”。

历史创造了未来。

血脉传承,记忆、语言,与过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写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内心独白起波澜。

附录: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后记:敬畏历史与生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