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红丘陵上的李花(彩图版)/张国龙
字数: 1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张国龙
出版日期: 2016-10-01
商品条码: 978722911582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
¥2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红丘陵上的李花(彩图版)》是张国龙所著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川北红丘陵上的小小村庄,米李花和爷爷奶奶苦苦留守,大山外有希望有梦想,还有久未谋面的爸爸妈妈,太多的坎坷与磨难,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里,她和她的同龄人像一朵朵小花,始终在倔强地盛开着、守望着……
作者简介
张国龙,生于七十年代。四川人。文学博士。中国作协会员。现任教于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出版有论著《审美视阈中的成长书写》,随笔集《享受生命这一程》,长篇小说《风中的少年》、《水边的夏天》、《头长反毛的小丫》、《梧桐街上的梅子》、《布鲁斯的芨芨草》等20余部。已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有散文集《真情》、《亲爱的爸爸妈妈)、《感悟乡情》等数十部。责编的系列教育类图书《成就一生好习惯》获靠前4届中国图书奖,长篇小说《头长反毛的小丫》入选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很好图书。2007年被评为中国很受读者喜爱的十大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北师大靠前1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以及北京高校很好辅导员称号。
目录
楔子:老林
第一章 颓墙
第二章 春望
第三章 梅雨
第四章 夏炎
第五章 秋雨
第六章 冬风
不得不说再见(后记)
我与文学的不解之缘(代跋)
摘要
有一个地方,名叫“老林”。
如果硬要给它一个准确的位置,可以指着中国地图,大致确定其在川北嘉陵江流域。它的确太小,山不清,水也不秀,又没有什么达官贵人或杰出人士的英名可以仰赖,从古及今,真正是“名不见经传”。为什么叫“老林”,亦无乡志可供稽考。只能顾名思义,应该是“深山丛林”之意。虽然四面环山,层峦叠嶂,但山多为小丘,海拔不过五百米。不少山丘呈赭红色,属典型的红丘陵。植被稀疏,似患了“脱发症”的少女。只能凭了想象,推断其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是一片莽莽苍苍的深山密林。
此地虽隶属嘉陵江流域,而嘉陵江涛声隐隐,阻隔了千年岁月。一条时常千涸的小河,蜿蜒于山谷、沟壑。仅有几条山溪,时至夏季,才激动几天,呐喊着在小丘上急急奔走。赭红色的土地,不肥沃也不瘦瘠。水田里种植稻子,旱地里出产小麦、玉米、红薯,一年一熟。没有蓄水库,灌溉农业在这里还是一个遥远的传说。村民们靠天吃饭,一旦有涝旱灾情,家家便会闹饥荒。但是,这样的孬年并不多,还算是老天爷垂青的风调雨顺之地。
村民们四季劳作,很少有有效歇息的时候。春天插秧,夏天收小麦、玉米,秋天割稻子,冬天相对松闲些。汉子们难得停歇一阵,烧锅旱烟在冬小麦地里转悠。偶尔,几个汉子聚在田垄间摆一场“龙门阵”(方言,即聊天)。若是几个平辈汉子凑在一处,免不了说些不三不四的趣话。劳累了一年的身子骨此时轻飘飘,全没了春种秋收时那股牛劲儿。
这季节,女人们才慢慢显示出女人味来。农忙时,她们同男人们一样起早摸黑,肩挑背磨,不论轻重。她们大多有一副结实的身板,兴许是常年背背篓的缘故,臀部下坠得厉害,尤显丰硕(说是生儿子的好胯子)。她们那被太阳熏得黧黑的脸庞渐渐转白,身子也养得日渐丰腴,整日三五成群地在某家的院子里做针线活,手不停,嘴也没歇着,院子里全是她们叽叽咕咕咯咯吃吃的声响,免不了道东家长说西家短。
小镇位于老林的中央.仅有一条随山丘蜿蜒,长约两千米、用青石板铺成的小街。街道两边住着老林的富贵人,乡里人称他们为“街上的”。一、四、七日逢集,村民们便穿戴一新,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的山坳里走出来,急急地涌向小街。人声鼎沸,似乎会掀掉木板房上的青灰瓦片,小街被拥挤得喘不过气来。一来是为了卖些土产品买些油盐之类的日用品,二来是为了见见世面,看看新鲜,会会平时见不着的亲朋好友。
小街上店铺林立,街上的人大多不种地,逢集就手忙脚乱做生意,赚乡里人的钱。他们的日子比乡里人过得殷实,衣着神情比乡里人洋气。他们是乡里人心中的梦。乡里人互相瞧不起时爱说“你跟老子这农二哥(农民)一个球样,你以为你是街上人哪”。
小镇是老林人朝圣的“耶路撒冷”,他们大多通过小镇来了解社会,反观山外的世界。赶一次集,人山人海,你挤我,我操你,跟打架似的。
“妈哟,把老子的鞋都踩落了!”有人凉叫。
“你妈哟,你眼睛长在屁股上了?不看路,专踩老子的脚!疼死我了,跟遭牛踩了一个样!”有人高声怒骂。
“这是啥子街嘛,挤死人了。咋个都跑出来了嘛,有啥子好看的嘛?”有人气喘吁吁地抱怨,似自言自语。
骂归骂,抱怨归抱怨,挤还得挤,逢集还得来。没了这小镇,没了这挤死人的小街,他们的生活就像少了些什么,日子似乎也不好打发,活着似乎也没了个盼头。他们许多人一辈子也没走出过老林,在他们心中老林镇就好比北京好比天安门。也许,他们想象不出还有比老林镇更好的地方。他们优选的心愿就是自家的女儿能嫁到镇上去,成为令人艳羡的街上人。他们的思想意识很好传统,甚至守旧。不识字的人不少,还算守礼节。
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